副猪嗜血杆菌神经氨酸酶的序列分析及可溶性表达的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jsword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猪嗜血杆菌(HPS)是猪上呼吸道常在的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侵入宿主,引起宿主的格拉瑟氏病(Glasser)。近些年由于养猪规模的扩大和养猪模式的改变,副猪嗜血杆菌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人们对于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仍然很少。1997年,Lichtensteiger在90%的副猪嗜血杆菌中检测到了神经氨酸酶的活性,认为神经氨酸酶可能是副猪嗜血杆菌一种极其重要的毒力因子。后来地方分离株SH0165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后,发现了神经氨酸酶的基因nanH。在关于其他细菌的报道中,神经氨酸酶是一种重要的毒力因子,主要与细菌的营养、粘附与入侵、毒素以及抵抗宿主的先天免疫有关。但是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神经氨酸酶的研究却甚少。本实验以副猪嗜血杆菌nanH为研究对象,对副猪嗜血杆菌不同标准株的神经氨酸酶序列和活性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的有活性的神经氨酸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不同副猪嗜血杆菌标准株神经氨酸酶的测序及序列分析以副猪嗜血杆菌15种血清型标准菌株基因组为DNA模板,使用引物nanHF/nanHR扩增nanH全基因。nanH基因扩增片段在15株标准血清型菌株中均为2007bp,含有668个氨基酸。核苷酸同源性为99.54%,氨基酸同源性为99.29%。使用神经氨酸酶检测试剂盒检测了13株标准株的神经氨酸酶活性,虽然神经氨酸酶的氨基酸序列在标准株内高度保守,但是不同标准株间神经氨酸酶活性却大不相同,高毒力的血清5型神经氨酸酶的活性大于除血清9型外的其余中低毒力菌株。证明神经氨酸酶与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有重要的关系。不同细菌间比较,副猪嗜血杆菌nanH基因与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μuLtocida)同源性达到60%,与溶血性曼氏杆菌(Mannheimia haemolytica)同源性达到58%,与其他非巴氏杆菌属如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同源性达到38%,与索氏梭菌(Clostridium sordellii)同源性达到34%,与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同源性达到31%。同时,对副猪嗜血杆菌15种血清型标准菌株nanH基因做进化树分析,发现高毒力菌株的神经氨酸酶亲缘性更接近。2、副猪嗜血杆菌神经氨酸酶结构特点分析首次分析了副猪嗜血杆菌的神经氨酸酶的结构,包含1个RIF功能域和2个Asp-box区,其活性区域包括由Arg163、Arg233构成的精氨酸三联体、Glu148、Tyr267和Asp182;精氨酸三联体与神经氨酸酶底物神经氨酸(Neu5Ac)的羧基相互作用,Glu148保持其中一个Arg的稳定性,保守的Tyr267的作用是发动亲核攻击,而Aspl82可能起到催化的作用。3、NanH的可溶性表达以副猪嗜血杆菌SH0165基因组DNA为模板,以nanHF/nanHR为引物扩增nanH基因,获得2007bp的条带。将获得的片段连接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转化BL21(DE3)pLysS感受态细胞,挑取阳性克隆18℃过夜培养,集菌破碎后,使副猪嗜血杆菌神经氨酸酶以可溶性表达的形式存在,同时使用神经氨酸酶检测试剂盒检测有活性,为未来研究神经氨酸酶的功能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对里氏木霉所产β-葡聚糖酶粗酶液通过饱和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100 柱层析和DEAE-Sephadex A-50 柱层析进行纯化,比活提高14.60倍,活力回收6.62%。酶特性研究表明,最适温度
<正>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地理等值线图。等值线图,既可做定性分析又可做定量计算,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判断、推理能力。等值线图中蕴涵着大量的地理信
今年以来,安阳市审计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五个着力”,统筹推进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既当保障经济安全的“卫士”,又当党和政府宏观
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易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脑膜炎、关节炎等疾病。副猪嗜血杆菌是条件致病菌,经常继发感染于一些病毒性疾病如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瘟,
目的:观察中药酸枣仁、肉桂和硝苯地平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在给药前、给药后3d、7d、10d、14d,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舒张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2018)是目前指导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文件,为了验证该政策的执行效果,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内部审计
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已经实现了“九连增”,其中水利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最为重要。近年我国水旱灾害频发.但粮食产量不减反增,就是因为国家这些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水利建设,投入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