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契约的性质与公司治理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gxiao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力求为员工参与公司治理提供理论支撑。为此,本文将劳动契约理论建立在马克思理论基础之上,马克思的有关理论,尤其是劳动价值论构成了本文的理论基础。本文同时还借鉴西方现代企业理论的科学成分,探讨劳动契约的本质所在,并以此为理论出发点,最终落脚于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对企业劳动契约性质的探讨,指出企业这一契约的集合与市场契约的最本质区别在于,企业契约是一个劳动契约,企业劳动契约的基本内容是创造并实现剩余价值,企业劳动契约的经济意义在于:在给定的社会生产力的条件下,劳动契约是企业利用资本关系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并借助资本所有权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并从劳动者创造价值的行为入手,通过分析员工人力资本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得出结论:企业员工不仅在事实上拥有对其人力资本的剩余控制,而且还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剩余索取,而不论这种权力是否在正式的企业治理结构当中得到体现。因此,要提高公司的效率,就必须对现有的企业治理结构进行创新,确立员工在企业产权安排中的应有地位。本文的第1章是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结构及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2章主要是对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做了一个简单的综述,认为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应分为完全契约理论与不完全契约理论,重点是总结了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归纳出企业的本质,即企业的本质是一种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组织。第3章主要是对劳动契约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归纳,主要阐述了马克思及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劳动契约理论的研究,重点是比较了马克思的劳动契约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劳动契约理论,最后得出结论,即与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劳动契约理论相比,马克思的劳动契约理论更为深刻、更贴近经济生活的实际,对我们的分析也更有指导意义。第4章重点对劳动契约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劳动契约主体——劳动者的性质及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归纳。指出了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拥有充分的控制权,企业员工不仅在事实上拥有对其人力资本的剩余控制,而且还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剩余索取,而不论这种权力是否在正式的企业治理结构当中得到体现。因此,要提高公司的效率,就必须对现有的企业治理结构进行创新,确立员工在企业产权安排中的应有地位。第5章首先分析了劳动契约与公司治理方面的关系,接着主要是对公司治理方面的创新趋势进行了归纳,并得出结论,即员工参与公司治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第6章结合我国现今的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完善我国国企治理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指导原则,以对实践有所启示。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郑氏一号新伤药对跟腱末端病大鼠模型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末端组织中白介素-1(IL-1)、毛细血管上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妇产科患者100例,将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典型的外部性问题,不能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靠“看不见的手”来解决。强有力的环境管制可能有效地保证环境质量,但这种管制常常有碍于市场经济的运
<正>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其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给予病人人文关怀,把护理落实在病人身上,让病人受益,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会议
《“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而打造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及类似机构,就是加强知识产权运用的基础工作之一。在这一进程中,一些地方
报纸
生态文明是不同于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是其重要基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动力,其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后人片面理解马克思关于生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血脂异常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发生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北京市石景山区的32 372例体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深入,全球价值链各环节越来越具有空间上的可分布性。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载体,正快速以不同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但由于
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生物体的一切生命现象如生长、发育、代谢、衰老和死亡等均与基因密切相关。基因的功能和基因的表达调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观世界的细胞进程与宏观世界
目的:分析产房助产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护对策,旨在提高助产人员对职业暴露危险性的认识,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减少助产人员职业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