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氮库包括土壤有机氮和无机氮等重要组分,其成分复杂,土壤氮被认为是以不同形态和功能的氮在参与土壤氮矿化和转化。很多研究采用不同提取方法研究某一组分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及影响,而对各组分间相互关系研究不够清楚。本文以福建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浙江桂天然林、罗浮栲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为对象,进行野外模拟氮沉降试验,设置3个氮添加水平,对照(CK,0 kgN·hm-2·a-1)、低氮(LN,75 kgN·hm-2·a-1)和高氮(HN,150 kg N·hm-2·a-1)和2个凋落物处理(去除凋落物和保留凋落物),采用不同浸提剂(蒸馏水、0.5 mol·L-1 K2SO4、2.5和13mol·L-1 H2SO4等)序列浸提土壤氮素,定量分析土壤浸提氮组分,研究氮添加对亚热带土壤浸提氮含量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法,添加不同氮形态(蛋白质、氨基酸、无机氮),测定土壤水溶性氮、交换性氮和氧化亚氮的释放量,以探究外源氮添加对土壤不同氮形态的响应,结果表明:(1)浸提有机氮和总氮在罗浮栲天然林土壤最高,浙江桂天然林最低,其中用水和K2SO4浸提的氮在阔叶林显著高于针叶林;虽然无机氮同样是阔叶林高于针叶林,但用水和K2SO4浸提的NH4+-N总和在各林分间差异不大,且罗浮栲天然林水溶性最高,交换性最低,而水浸提的NO3--N在浙江桂天然林最高,罗浮栲天然林最低。保留凋落物处理促进各林分土壤惰性氮转化而使其降低,增加LP Ⅰ-N、LPⅡ-N和EON(exctrable organic nitrogen)。因此,罗浮栲林有最大的氮活性、转化速率和利用率,保留凋落物对其有促进作用,林分间差异可能与凋落物长期输入的质量和数量有关。相关结果分析显示,不同浸提有机氮与微生物生物量氮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用不同浸提剂浸提土壤获得的浸提有机氮是土壤微生物的氮来源之一,但它们对土壤微生物的有效程度不同。(2)氮添加对亚热带不同森林土壤水溶性和交换性有机氮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氮添加降低罗浮栲交换性EON,也使得去除凋落物的杉木人工林水溶性有机氮显著降低,但保留凋落物的却增加。氮沉降使得去除凋落物的杉木人工林水溶性有机氮显著降低,而保留凋落物的却增加,同时促进了杉木人工林中水浸提的NH4+-N、NO3--N含量,说明微生物利用低分子化合物迅速的转化为无机氮;与对照相比,高氮处理可使杉木人工林土壤LP Ⅰ-N(活性有机氮库Ⅰ)增幅为78.6%;氮添加使得土壤SMB-N(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增加0%~103.6%;在氮添加处理下,除杉木人工林土壤SMB-N/LP Ⅰ-N是随着氮添加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外,微生物对其他林分土壤活性有机氮的利用均表现为随着氮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氮添加对阔叶林和针叶林土壤活性和惰性有机碳氮组分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这与它们归还土壤的凋落物性质差异有关,并且凋落物的分解差异也可能是影响土壤不同氮组分变化的原因。(3)有机氮添加促进水溶性NH4+-N增加,CK+Casein>CK+AA,且CK+Casein处理以最高值维持时间长达48天,而水溶性NO3--N则随培养时间持续升高,这与实验后期交换性NH4+-N降低有关,同时,培养后土壤惰性氮含量低于培养前的,可能是转化为LP Ⅰ-N,从而促使早期EON增加,后期大量EON矿化,补充NH4+-N以占据更多的交换位点,降低交换性硝态氮含量。土壤N20-N释放在1周左右达到最大,其释放量为CK+Casein>CK+AA>CK+N>CK,与土壤几种氮形态转化密切相关。结果表明,无机氮和氨基酸态氮能在短时间内对土壤氮素转化产生一定影响,而且蛋白质类氮的影响更大且更长久。另外,来源于凋落物中的有机氮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和作用细节应给以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