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tom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仅靠领导者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组织领导者必须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工作绩效,实现组织发展目标。而员工关系绩效和任务绩效强有力地支撑着组织生存和发展,积极向上的领导风格有利于提高员工关系绩效和任务绩效。作为一种新型的领导方式,精神型领导基于内在激励,并重视员工精神层面的需求,通过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个人和组织的绩效。作为一种独特的领导风格,由于其蕴含的积极意义,精神型领导成为近年来管理学者最为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在归纳讨论精神型领导、关系绩效(帮助行为)、任务绩效、组织认同及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框架和研究假设,阐释了精神型领导与员工的工作绩效(帮助行为与任务绩效)的主效应,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人与组织匹配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来自武汉、青岛、天津三家企业的员工所填写的327份有效问卷收集数据,运用SPSS以及AMOS软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精神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的帮助行为(关系绩效)和任务绩效;精神型领导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组织认同在精神型领导与员工的任务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组织认同在精神型领导与员工帮助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人与组织的匹配正向调节精神型领导与组织认同的关系。本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对精神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效应进行了探讨。本文把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引入到精神型领导的研究中,基于“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个体认知-工作结果”的逻辑解释了精神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2)从员工的组织认知视角探讨了精神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揭示了组织认同在精神型领导影响员工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3)丰富了精神型领导的职场效应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精神型领导在中国组织情景下的研究还不多。本研究探讨的精神型领导对员工职场结果的影响,丰富了精神型领导的结果变量研究。本研究为企业管理者强化精神型领导效能以及促进员工工作绩效方面提出了管理建议:重视职场中精神型领导的积极作用;增强员工与组织的匹配性;提高员工精神性需要的满足度。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小儿不同手术部位氯胺酮麻醉时,保留自主呼吸造成低氧血症情况。方法:选择小儿烧伤整形手术94例,按手术时间长短及手术部位分为3组:Ⅰ组,氯胺酮5mg.kg^-1肌注;Ⅱ组,氯胺酮2mg.kg^-1+安定0.2mg.kg^-1静注;Ⅲ组,氯
最近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揭示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对于我国社会主义
目的:观察乳酸酸中毒对兔窦房结优势起搏细胞自律性、传导性等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应用玻璃微电极技术,在不缺氧的条件下,观察了17只兔离体窦房结优势起搏细胞在5 mmol/L、10
文学创作,不论说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反应”,还是说它是创作主体的“再现”或“表现”,都离不开作家本人的理性思考,不要说西欧富有理性主义特征的古典主义文学,就是现代主
骨量的维持依赖于骨再建过程,即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平衡.该过程受调节骨代谢的激素和细胞因子共同组成的复杂网络的精密调节.破骨细胞是实现骨吸收的效应细胞,其形成、分化
在钢制件热浸镀锌液中加入0.06℅~0.10℅的锌镍合金(2℅Ni),可有效的防止因含硅量高的镇静钢在常规热镀锌中镀层超厚,粘附性差及表面质量差的问题,并能降低生产成本,其工艺与
<正>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51岁。主因查体B超检查发现右肾上腺区肿物,于1997年9月25日收入院。患者平时有高血压、冠心病史。入院后查体:血压160/100 mmHg(1 mmHg=0.133kPa),
对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关系,理论界的认识已趋于一致。但如何实现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结合的关键环节、最佳形式是什么?还有待研究探索。我们认为,指导性计划是
众所周知,生态化、绿色化是当今全球经济的发展导向,绿色创新成果对人类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绿色创新正受到全球各界的普遍认同。在国际层面,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政府相继提出绿色发展战略;在国内层面,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新增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绿色、创新、协同成为城市和区域未来的发展导向,因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海报、绘本、广告、电影等视觉图像参与信息传播,多模态话语分析应运而生,多模态研究逐渐拓展到语言教学领域,学者们纷纷从图文关系、课堂教学等领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