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泌尿系结石引发的肾绞痛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多发病之一。它常常突然起病,症状较为剧烈,往往要求在较短的时间里采取有效的止痛措施处理。本人导师邱云桥教授经多年反复探索发现一个治疗肾绞痛特效穴位,定名为“邱氏穴”。此穴位被导师临床运用穴位按压的方法治疗患者超过3000例,效果显著。因此设计此试验进行邱氏穴针刺疗法的观察。通过尝试针刺邱氏穴的方法治疗肾绞痛,进而寻找邱氏穴对肾绞痛更简便有效的治疗方式。目的:通过观察统计治疗组(针刺邱氏穴组)、对照一组(穴位按压邱氏穴组)、对照二组(针刺肾俞穴加减组)对结石性肾绞痛患者治疗后疗效、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等指标,来评价针刺“邱氏穴”疗法对结石性肾绞痛之镇痛效果。方法:1.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急诊科、泌尿外科及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结石性肾绞痛患者。他们年龄区间18至65岁之间,其中男性59个,女性31个。2.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邱氏穴组)、对照一组(穴位按压邱氏穴组)、对照二组(针刺肾俞穴加减组)三组,三组治疗均进行口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益肾排石合剂和其他补液治疗基础上进行。3.通过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表,统计治疗前后肾绞痛患者疼痛程度及伴随症状等临床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评分,并评定疗效,还要重点观察镇痛起效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对比观察三组对肾绞痛的镇痛作用。4.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评价针刺“邱氏穴”治疗结石性肾绞痛之临床镇痛效果。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发病次数、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年龄上经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P>O.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病人可以比较。2.三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积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疼痛积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三组疼感积分(简化MPQ)比较,对照二组疼痛积分显著高于治疗组和对照一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一组两组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治疗前各组疼痛程度用等级资料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等级资料配对秩和检验发现三组治疗前后疼痛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三组疼痛程度经等级资料秩和检验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发现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水平显著优于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P=0.026,P<0.001),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疼痛水平差别不明显(P=0.103)。4.三组治疗前后症状情况经等级资料配对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各组症状经等级资料秩和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05)。5.三组治疗后镇痛起效时间经方差分析检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两两比较后发现,治疗组镇痛起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一组与对照二组镇痛起效时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107)。6.三组患者治疗后镇痛持续时间经卡方检验(P=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后镇痛持续时间经方差分析检验(P=0.001),表明三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LSD两两比较后发现,治疗组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对照一组与对照二组镇痛起效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61)。7.针刺“邱氏穴”组治愈率86.20%,总有效率96.55%;穴位按压“邱氏穴”组组治愈率72.41%,总有效率89.66%;针刺肾俞穴加减组治愈率39.29%,总有效率82.14%。三组疗效经等级资料秩和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发现治疗组疗效与对照一组、对照二组间差别,均具有统计意义(P<0.001),对照一组与对照二组间差别,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针刺“邱氏穴”组治疗结石性肾绞痛具有镇痛起效快、镇痛持续时间久、改善疼痛程度大,疗效好的特点,穴位按压“邱氏穴”组次之。穴位按压“邱氏穴”组在疗效上及降低疼痛积分上优于针刺肾俞穴加减组。在改善疼痛水平、症状、镇痛起效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上大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