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弗里·哈特曼—超越解构的解构者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8267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弗里·哈特曼(Geoffrey H.Hartman,1929-)是久负盛名的耶鲁大学学者,是最早把法国式解构思想在美国发扬光大的学者之一。他笔耕不辍,发表著述颇丰。纵观哈特曼不同时期的思想流变过程,他一生的学术生涯可大致勾画为三个阶段:早期的浪漫主义诗歌研究,中期的解构主义批评理论,以及后期的大屠杀研究和犹太文化研究。本文拟以第二阶段为焦点,进一步探讨作为“耶鲁学派”一名骁将的哈特曼与众不同的解构理论。第一章勾勒了解构主义思想的轮廓和脉络,以及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同时,着重探讨了哈特曼对解构主义理论的关键概念“不确定性理论”的继承。这不仅体现了首先他是位解构主义者,同时也是他对解构主义进行超越的根基所在。后三章分别从三方面研究哈特曼独特的解构理论。通过对哈特曼和德里达及其他耶鲁批评家的比较研究,指出他们理论立场的主要分歧,由此论证哈特曼是一名“超越解构的解构者”。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哈特曼“批评与文学同一性”的立场.哈特曼认为,文学与批评是统一的,这在他的随笔中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由此不仅有力地反对了把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绝对割裂开来的错误观点,拓展了文学和批评的范畴,还推动了德里达的不确定性原则的深入发展,充分反映了哈特曼的解构主义理论彻底的一面。不仅文学语言、文学文本的含义可以转换、变动不居,而且不同的文体也是可以转换和相互包容的。第三章论述哈特曼坚定不移的人文信仰。一方面,他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文学从来就是人写的、写入的、为人而写的;一旦解构了人的主体性,文本的解读就失去了人文的依托,是非对错的道德判断的基础便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他重视对历史和古代文化遗产的研究,并严厉批评了解构主义否定或回避历史的做法。第四章追踪哈特曼对深层心理的持久关注。本章从四方面阐述心理分析对哈特曼思想的深远影响:对未经调节的视象的追求,对批评家心理学的重视,对弗洛伊德解读模式的论述以及为文本解读的正名。其中,哈特曼特别强调,批评家对传统或前人具有深刻的依赖心理,并努力使自己的作品与前人作品形成一种应答。他非常注重适时的回应和接受者的行为。本文试图全面、深入、客观地阐述哈特曼三个独特的理论观点,并力图证明这三点最终归结于哈特曼的人文信仰。哈特曼的解构主义理论因而拥有了与众不同的双重性:他兼具解构以及传统的人文性,是一位“超越解构的解构者”。哈特曼拓宽了解构主义的范畴,并在文本阅读实践中完美地加以体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解构主义的虚无主义倾向。因此他应被视为独特的批评家,并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树得到理解。鉴于现在相对冷落的的研究现状和相对片面零散的研究成果,本文期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对哈特曼这一“超越解构的解构者“的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养老费用负担越来越重,政府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在对传统的养老保险改革过程中,我国日益重视企业年金对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作用。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P2P借贷平台的四种运营模式、典型的实践案例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出P2P借贷平台亟需解决的发展策略,包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风控征信系统、加强对P2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影响企业的各种风险因素也在增强,其中财务风险越来越受到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关注。经营者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
中小企业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贷款难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银行业整合会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重要的影响。由城市商业银
文章采用历史文献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已有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并明确方向。目前已有的研究对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与农户退出
本文分为五个组成部分。第一章为“合同欺诈行为的法律内涵与特征”,文章在分析了欺诈、合同欺诈的含义及其历史流变之后,对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概念加以准确的辨析,并逐一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场就是战场,如果把一次成功的市场营销比作某次战役的话,那么作为商家之间的渠道竞争,无异于就是战场上的短兵相接,自然而然,也就有了已方的战役部署,有了各部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使学生在整体的和谐发展以及个性的独特发展的前提下,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得,在很大程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国有粮食企业自身命运浮沉,而且关系国家粮食市场的安稳。要增强国有粮食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其市场地位,既需要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支
思维方式是一个可以从多重意义上来解释和说明的范畴,其具体的定义千差万别,如“思维结构”、“范式”、“认知图式”等等,不一而足。然而这些都只是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