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建设中忽视地域文化的重视,农村新建区地方特色缺失,传统村落空间日益消逝。如何避免千村一面的农村建设,延续农村地域传统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论文以平潭葫芦澳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深入分析、挖掘葫芦澳地域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以“渔耕文明”为契入点,首先,通过“经济—生态—文化”三位一体的新农村空间规划模式,打造一个延续传统“渔耕文明”,融入现代文明的“渔港社区”;其次,结合葫芦澳现状布局和产业发展策略,因势利导构筑“山海田村”的生态体系、起承转合的产业空间布局,并从规矩与自由的道路、延续传统的肌理等方面探求适宜地域发展的空间形态。再次,结合葫芦澳传统建筑风貌的保留程度、结合村落发展,探讨葫芦澳保护、整治和集聚三种改造模式。 最后,以具有地域特征的地方材料、色彩,建筑形制、建筑细部、场地和场所研究基础,从地域建筑的传承、地域场所的传承、景观的地域化表达等方面探讨葫芦澳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