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渠道传导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eh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成熟,资产价格成为传导货币政策不可忽视的渠道之一。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主要是信贷渠道,其次是利率渠道。由于资本市场起步较晚,资产价格渠道近些年来才得到较多的关注。在我国,资产价格,主要是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传导货币政策的效率如何值得研究。这能为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提供参考。   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本文中资产价格的涵义,简要介绍了目前货币政策的三种传导渠道,并重点分析了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第三章给出了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传导的理论和影响因素。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在前面章节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实证模型、完全信息博弈论等方法分析我国资产价格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五章根据上文得出的结论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为了研究我国资产价格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运用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一种是计量经济模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另一种是根据Barro-Gordon声誉模型从完全信息博弈的角度进行有效性分析。在第一种分析方法中,资产价格的代表变量是股价和房价,分别以上证综合指数增长率(转化为指数)和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表示;实体经济中的变量设定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股票价格指数、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分别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股票价格指数、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分别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变动的原因,但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动的原因。脉冲响应函数检验表明,给定股票价格指数和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一个正的冲击,会带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响应。总体来说,资产价格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并成为货币当局需要考虑的因素。第二种是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了资产价格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完全信息的条件下,货币当局和公众之间的博弈会影响资产价格传导的有效性,即由于双方博弈关系的存在,致使资产价格传导货币政策有效性并没有达到帕雷托最优解(+1/2,0),而只达到纳什均衡解(0,0)。对于货币当局来说,应该建立良好的声誉机制,使公众相信其实施的货币政策会影响资产价格,从而影响实体经济中财富的增长。   本文的创新点有两处。一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不仅运用了传统的实证研究方法,而且在Barro-Gordon声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信息完全条件下的博弈分析,对有效性问题分析的更加全面。二是研究角度和观点的创新。之前的文献多是从股票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为出发点进行研究的,本文将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同时考虑进来,分析它们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从而分析资产价格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根据奥肯定律,一国的经济增长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带动国内就业水平的同步增长。但是,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就
开发区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吸引外来投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和工具,其运行的效率如何对于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本文首先利用数据
学位
自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以来,加快服务业发展成为我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这也推动了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1978年,我国三次
学位
学位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户数和投资额增长迅速,但据商务部统计,在2005年在华外商投资企业亏损企业达13479户,同比增长28.05%,企业亏损总额达674.72亿元,同比增长75.61%,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