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本实验通过建立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动物模型,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丙氨瑞林(Alarelin)对裸鼠人子宫内膜癌模型分组进行干预治疗,研究不同剂量的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smad4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B,将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接种于裸鼠右侧背部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建模后去除移植瘤体积最大的和最小的两只,将剩余24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丙氨瑞林低、中、高剂量组(0、20、40、80μg/kg)。治疗期间每5天测量裸鼠移植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观察裸鼠全身状况。治疗4周后,处死裸鼠,将移植瘤完整取出,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皮下移植瘤组织中smad4蛋白的表达。
实验结果:
(1)丙氨瑞林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依次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结束后,各组移植瘤体积分别是:对照组1764.90±245.80mm3,低剂量组1349.69±327.78mm3、中剂量组1268.75±253.01mm3、高剂量组723.32±127.36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组丙氨瑞林均能明显抑制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丙氨瑞林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17.78%、26.53%、43.63%,与对照组比较,丙氨瑞林各治疗组肿瘤生长缓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HE染色结果:对照组瘤细胞弥漫分布,有时可见境界清楚的癌巢,核大深染,核浆比例失调,可见较多核分裂相;丙氨瑞林治疗组肿瘤细胞排列稀疏,略大,部分细胞固缩,裂解,可见凋亡、坏死细胞;
(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丙氨瑞林可使裸鼠移植瘤组织中smad4表达水平升高,且随着丙氨瑞林剂量的增加,smad4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除中、高剂量丙氨瑞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结论:
(1)丙氨瑞林对人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2)丙氨瑞林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上调smad4蛋白的表达,与抑制内膜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诱导内膜癌细胞凋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