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CD44v6和上皮型钙粘附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2月-2005年1月,手术及活检标本存档蜡块,病理保存完整。从未接受过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其他特殊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标本67例,其中经手术切除的Ⅰ、Ⅱ期宫颈癌标本40例,Ⅲ、Ⅳ期宫颈癌活检标本27例;同期选取正常宫颈上皮组织标本1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标本10例。标本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分别采用CD44v6和上皮型钙粘附蛋白鼠抗人单克隆抗体,以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在各组织标本的表达。
结果:随着由正常宫颈组织向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乃至宫颈癌的逐步发展,CD44v6的表达逐渐增强,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上皮型钙粘附蛋白的表达则逐渐减弱,各组间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二者在宫颈癌病理学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癌细胞分化越差,CD44v6的阳性表达率越高,而上皮型钙粘附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则越低;宫颈癌中有淋巴结转移者其CD44v6的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升高;而上皮型钙粘附蛋白则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的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降低;此外,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有关,Ⅰ、Ⅱ期宫颈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Ⅲ、Ⅳ期。上皮型钙粘附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无关。二者的表达与年龄无关。
结论:CD44v6和上皮型钙粘附蛋白与宫颈癌关系密切,二者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