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配电网与天然气管网类比的能量流分析方法和转供优化模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发展水平一直都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程度和战略力量的重要指征。在能源应用方面,由于以煤炭、石油等等为代表的传统化石能源固有的不可再生的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不同种能源之间的互通互补,同时发展新型能源用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等方案已经日益成为解决如今能源紧缺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现状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能源互联网与综合能源系统的概念和研究应运而生。与此同时,许多国家都长期面对着能源的结构与形式单一,且在用电高峰时段存在着供需矛盾等现状,而电力与天然气之间的耦合可以极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现状。在现有的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领域中,电力-天然气耦合成为最为广泛应用的。由此,为更加高效的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中多种能源的优化分配,提升不同能源网络的供能可靠性,本文针对高压配电网与天然气管网类比的能量流分析方法和转供优化模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未来电力-天然气深度融合的趋势,考虑到目前工业研究和应用领域针对于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流分析采取的分模块单独分析天然气网络和电网的现状,本文提出将电力-天然气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进行类比,在充分考虑综合能源系统中不同种能源的运行场景、运行工况和设备的物理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后,将天然气网络元件等效类比到电路得到分析模型从而简化综合能源系统的分析和建模流程,为后续耦合系统的建模与扩展提供了较为清晰简便的研究基础。(2)基于综合能源系统中电力-天然气的耦合模式,将电网转供的概念延伸至多能源互联系统,引入了能源转供的概念,即借助天然气发电机组G2P与电转气P2G机组来实现气转电和电转气的双向转供优化调度,在此基础上建立高压配电网与天然气管网互联的转供优化模型。从而最终得到基于高压配电网与天然气管网的天然气系统稳态模型。(3)对上述高压配电网与天然气管网互联的转供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确立此模型的目标函数为天然气管网压缩机损耗最小、部分分气点供气量最大,电网的开关动作次数最少,天然气发电机组G2P和电转气P2G机组运行成本最低;并考虑天然气进气点、分气点、压缩机、阀门和管网运行约束,以及电网有功功率平衡、电网辐射型结构约束,选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110k V高压配电网与天然气管网互联系统的算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X射线源技术和探测技术的发展,微纳CT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微纳CT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无损检测仪器,具有焦点小、空间分辨率高、检测速度快、图像质量好等优点,主要用于检测微小物体内部的微观结构,其在微电子、材料、生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微纳CT空间分辨率可达到微米级甚至亚微米级。研究发现,除了X射线源焦点尺寸、探测器像素尺寸、扫描运动精度这些影响微纳CT空间分辨率的主要因素外,射线源
目前,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投运的电力设备数量也不断上升,而目前的检修模式依赖定期的预防性试验,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来保证电力设备稳定运行的同时,仍然面临着运维能力将要达到极限的困境。日渐成熟传感器技术为状态检修提供了大量的不停电检测数据,包括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数据,但是由于不停电检测数据具有的种种局限性,导致不停电检测数据在实际的检修工作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另一方面,许多电力公司在积极推进以不停电
现代电网日渐扩大的互联规模,不断接入的各式电力电子设备及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使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愈发凸显其安全性、复杂性和鲁棒性三者间的矛盾,还使它的动态特性更加复杂化,因此就需进行更高标准的系统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在系统运行的稳定与安全方面,对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做出准确快速地预测,然后进行有效预防控制措施的提出十分重要,这是由于导致系统大规模停电的重要原因是电力系统的暂态稳
环氧树脂广泛用作电力系统设备的绝缘材料,但其较差的导热性能使得设备的散热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研究具有高热导率的绝缘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在低填充量下制备具有高热导率的复合材料,可以采用外施电场诱导填料在基体内取向排列的方式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电场强度高于200 k V/mm的纳秒脉冲电场已用于诱导填料的取向排列,以制备厚度为120-250μm的高导热聚合物基薄膜。如果制备适用于电力系统绝缘材料
随着全球风力发电装机量的增加,风力发电机逐渐往大型化、海上化方面发展。大型风力发电机传动链是风力发电机中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核心装置,是整个风力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风机传动链包含叶片、轮毂、主轴、增速齿轮箱、发电机等部分,是一个体型庞大且构造复杂的多体耦合系统。建立准确的动力学模型,对于大型风机传动链的振动响应预估、共振点甄别、动力学设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工程指导意义。以某型8MW大
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因其优异的耐污闪性能得以广泛应用于电网建设中,但由于有机材料元素之间的弱键和力,复合绝缘子相较瓷、玻璃绝缘子更易发生劣化。复合绝缘子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的老化现象,本文研究的粉化就是其中之一。粉化即硅橡胶伞裙由于降解作用使得复合绝缘子表面粉状化,目前针对粉化产物的成分研究、粉化对于绝缘子各项性能的影响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在国内外针对老化的各项研究基础上,对3种老化十年以
杆塔接地体是输电线路接地保护的重要电力设施,只有接地性能良好的杆塔接地体才能减少接地故障造成的电力事故,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而接地电阻是衡量杆塔接地体接地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只有接地电阻较小时才能确保故障电流能从杆塔接地体有效散流到大地,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因此,定期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就成为了输电线路维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以电位降法、三极法等为主的布极测量方法是目前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接地电阻测量方
一、微课教学优势(一)内容精悍在高中时期,学生需要学习多类课程,其学习压力与负担较大。但是,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技术类知识教学作为主导,高中生不需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死记硬背教材理论,只要完成基本操作即可。在传统课程教育教学中,教师会结合教材内容为高中生展开理论分析,讲解计算机术语和专有名词,但因学生对这些知识不熟悉,难以利用想象来理解,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知半解的迷糊状态。为了转变此种情况,
期刊
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保证电网可靠供电的关键,是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保障。为满足变电站稳定运行需求,巡检机器人逐步应用于智能变电站建设中,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红外、可见光等图像数据急剧增加。但现用于机器人巡检中的图像识别技术难以准确识别部分设备外形相似、缺陷状态区分度不高的设备运行状态。因此,本文在构建变电设备巡检图像多分类数据集的基础上,分析设备运行状态的成像特征,利用Faster Rcnn算法实现目
课题来源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性能齿轮动态服役特性及基础试验”(项目号:2018YFB2001300)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细观力学与连续损伤的齿轮接触疲劳损伤演化机理研究”(项目号:51805049)。随着机械装备向高功率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齿轮接触疲劳失效问题逐渐成为限制装备可靠性和人机安全的重要瓶颈之一。在众多影响齿轮接触疲劳失效问题的因素中,材料方面的重要作用已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