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一: 目的: 明确短时间加温湿化吸氧对雾化湿化排痰效果的影响,排除其对研究二中加温加氧超声雾化排痰效果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60例,观察比较使用室温湿化低流量吸氧和加温湿化氧疗仪低流量吸氧30min内患者的咳痰次数、首次咳痰时间(开始观察到出现咳痰的时间)、咳痰量、外周血氧饱和度(SpO2)、脉搏(P)、呼吸频率(RR)、呼吸困难和胸闷。数据输入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吸氧方式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取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与室温湿化吸氧比较,加温湿化吸氧30min后的咳痰次数、首次咳痰时间、咳痰量、SpO2、P、RR、呼吸困难和胸闷无明显变化(p均>0.05)。 结论: 加温湿化吸氧30min,可改善AECOPD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但无明显的促排痰效果,对加温加氧超声雾化的排痰效果无影响。 研究二: 目的: 对传统超声雾化进行加温加氧的改进,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氧气雾化、传统超声雾化、加温加氧超声雾化的湿化排痰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探讨加温加氧超声雾化是否更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湿化排痰,为研制新型超声雾化器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1.测量氧气雾化器和超声雾化器的雾化率(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雾化液量)、生理盐水雾化20min前后雾化气体温度及温度对雾化微粒大小的影响。 2.纳入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93例,随机分至氧气雾化组、传统超声雾化组和加温加氧超声雾化组。三组患者均使用生理盐水雾化20min,测量各组患者雾化前后的肺功能,雾化过程每5min观察记录一次SpO2、P、RR、呼吸困难程度、胸闷程度的变化,记录雾化开始至有痰排出所需的时间、雾化开始计时30min内的咳痰次数和咳痰量、雾化舒适度及患者持续雾化的时间。 数据输入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指标雾化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卡方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动态观察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 结果: 1.氧气雾化器和超声雾化器雾化特征 1.1、氧气雾化器的雾化率为(0.28±0.03)ml/min,雾化20min后温度下降(5.50±0.41)℃,超声雾化和加温加氧超声雾化的雾化率均为(1.84±0.17)ml/min,前者雾化20min后温度升高(1.38±0.52)℃,后者温度维持在(32.81±0.78)℃至(35.21±0.61)℃之间。 1.2、室温下生理盐水超声雾化产生0~5um微粒占51.73%,35℃生理盐水超声雾化产生的0~5um微粒占67.99%。 2.氧气雾化、传统超声雾化和加温加氧超声雾化比较 2.1、三组患者雾化后排痰例数、雾化持续时间、雾化舒适度的比较及中止雾化(因各种原因,患者不得不停止雾化的事件)的原因。 2.1.1、加温加氧超声雾化和传统超声雾化后患者有排痰的比例显著高于氧气雾化(p<0.01),分别为93.5%、80%、70%。 2.1.2、氧气雾化和加温加氧超声雾化的雾化持续时间和雾化舒适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种方法均显著优于传统超声雾化(p均<0.01)。 2.1.3、传统超声雾化组15例患者中止雾化,原因主要为SpO2明显下降、呼吸困难加重、喘息;加温加氧超声雾化组5例患者中止雾化,主要原因为雾化过程中用力咳痰引起呼吸困难加重或疲劳而中止雾化,氧气雾化组仅1例患者因持续吸入雾化气体觉疲劳而中止雾化。 2.2、三组患者雾化前后湿化排痰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比较。 2.2.1、氧气雾化前后比较,咳痰次数、咳痰量无明显变化(p均>0.05),首次咳痰时间缩短(p<0.05);肺功能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SpO2升高(p<0.01),P和RR减慢(p均<0.01),呼吸困难减轻(p<0.01)。 2.2.2、传统超声雾化前后比较,咳痰次数、咳痰量显著增加,首次咳痰时间缩短(p均<0.01);肺功能各指标均显著下降(p均<0.01),SpO2和RR逐渐降低(p均<0.01),呼吸困难逐渐加重(p<0.05),而胸闷程度无显著变化(p>0.05)。 2.2.3、加温加氧超声雾化前后比较,咳痰次数、咳痰量显著增加,首次咳痰时间缩短(p均<0.01);肺功能各指标FVC、FEV1、PEF显著下降(p<0.05,p<0.01、p<0.001);SpO2升高(p<0.01)、RR减慢(p<0.01)和呼吸困难减轻(p<0.01),而P和胸闷程度无显著变化(p>0.05)。 2.2.4、与氧气雾化组比较,传统超声雾化组和加温加氧超声雾化组雾化开始至有痰排出所需的时间均较短,且咳痰次数和咳痰量较多(p均<0.01)。 2.2.5、加温加氧超声雾化和氧气雾化改善SpO2、呼吸困难程度的效果均优于传统超声雾化组(p<0.01,p<0.05),前两者的效果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氧气雾化无明显的排痰效果和不良反应;传统超声雾化湿化排痰效果好,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较高,主要不良反应为低氧血症、呼吸困难和喘息加重;加温加氧超声雾化湿化排痰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小、严重程度低,主要不良反应为PEF下降和咳痰增多引起的呼吸困难加重。 2.加温加氧超声雾化的湿化排痰效果与传统超声雾化比较无显著差异,但不良反应较传统超声雾化明显改善,表现为加温加氧超声雾化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严重程度减小、雾化持续时间和雾化舒适度增加;加温加氧超声雾化的湿化排痰效果明显优于氧气雾化,两者改善SpO2、呼吸困难的效果和雾化舒适度无明显差异,可满足COPD患者低流量吸氧的需求。 3.加温加氧超声雾化湿化效果显著,雾化后气道分泌物被稀释膨胀,需指导并帮助患者及时清理呼吸道,雾化适宜时间为10~1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