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影响力是教师调控与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作为教育实践的基础与重要环节,教师影响力是教育影响力的集中体现,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未来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因而成为教育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在已有研究中,教师影响力被划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前者是指由社会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构成的影响力。后者是指由教师个人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构成的影响力。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国内研究者大多认为二者应该有机统一,在适度恰当使用权力性影响力的基础上,突出强调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然而,教师权力性影响力有何局限性,为何要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又有何时代背景,在教育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影响力,已有文献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是不充分的,比较空泛,缺乏一定的理论分析。笔者试图将“权力的衰退”作为研究的时代背景和讨论原点,对教师影响力展开研究。权力的衰退,体现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意味着原本权力统治的单一世界变得更加多元和松散。多元象征着民主和自由,可是多元导致的松散无根性却存在一定的危机。在教师影响力的研究中,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多元世界(尤其是这一因素)等影响会对教师的“划一”权力构成挑战。教师“丧权”后,学生的“自由”发展道路上还需不需要教师的影响力呢?来自教育世界的影响力就此消退了吗?这就是研究的起点。本研究遵循客观主义——相对主义——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的路线。首先,探讨教师权力性影响力具有“划一”规训的客观主义倾向,容易造成对学生发展的束缚。其次,在权力衰退的时代,由于外部多元世界的挑战,教师影响力面临丧权的危机,陷入学生“怎样都行”的相对主义危险中。再次,新时代要求非权力性影响力应该比以往更有所担当,因为它既遵循教育伦理的客观性,又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相对性。最后,在制度化教育中,教师应该运用实践智慧构建教师影响力,合理使用权力性影响力,突出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关爱学生,因材施教;努力提升自我,展现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