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西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大众喜爱。由于其艺术形式以单人在台上演讲为主,且主体并非一个故事,而是由一个一个的笑话构成,很多笑料从“情境”的冲突里产生。所以,通常来讲,观众可以从任何一个时间点开始欣赏。为了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本论文将之称为“单口说笑”(stand-up comedy)。黄西“单口说笑”的任务之一是“输出传达价值观”,所以其笑话迎合了美国人的口味。他以移民生活为题材,真正搔到了美国政治的痒处。传统研究侧重于从心理、修辞及语用理论中的合作原则等方面分析研究幽默,但是基于关联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关联理论上看,幽默语言本身并不是幽默的来源,而来源于语言的字面信息刺激人们在自身认知环境下对语境假设进行选择、调整和顺应并寻求到最佳关联的过程。简言之,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的落差往往就是幽默的来源,同时,这也很好的解释了在不同认知环境和认知结构下,言语幽默互通失败的现象。本文围绕黄西的“单口说笑”表演,基于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出发,分析了黄西言语幽默的特点,重点探讨观众理解的成功机制和失败原因,全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论部分,第二部分是文章的正文,即主体部分,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尾部分,现将其内容概括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外从关联角度研究幽默的期刊著作及研究现状,并指出这些理论对本文研究的重要性,点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及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是理论介绍,即文献综述。先提出了关联理论的几个原则,明示-推理模式,关联理论的两大原则: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以及认知语境的激活。其次,介绍了幽默的定义,三个主要理论,以及从社会学和国内外学界对幽默的研究情况。围绕幽默研究最基础的问题“引起人们发笑,给人们带来快乐”,形成了幽默的主要理论,即“优越论”“释放论”和“乖讹论”。“优越论”把笑看作是一种攻击行为;“释放论”认为笑是一种压力的释放。显然,这两种理论都没能真正阐释笑的机制。之后,学者们在此理论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乖讹论”。它也是基于认知的一种幽默理论。它强调人在解读幽默时的认知活动。这一理论对语言学界的幽默研究影响巨大。然后提出脱口秀属于当代幽默的典型,它不仅能带给人们笑声,还能引发观众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而黄西作为第一个在美国舞台上因脱口秀出名的中国人,其语言应用及策略更是值得深思。文献综述部分为下文的解释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分析了黄西脱口秀中言语幽默的成功,即黄西在发出幽默的言语表达之前的预期,观众从听到言语到最后发出笑声的心理变化及阐释步骤,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给黄西的脱口秀幽默进行分类,普通幽默,语言幽默及文化幽默并通过实例进行佐证。然后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黄西脱口秀幽默的产生机制,分析得出黄西脱口秀幽默的产生主要经过三个阶段: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的分离,也就是说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之间的差别越大,形成的幽默可能越强。但是并不是差别越大越好,因为要让观众明白是前提;语境的改变,无论是扩大语境,转变语境还是将语境升华,都是观众继第一个阶段后的必经阶段,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及双方的共同认知等因素进入新的认知语境;寻求隐含义,在进入新的认知语境之后,观众会发现和预期内容的不匹配,那么他们需要通过构建新的设想来获取隐含义。因此,在幽默言语交际中,观众的理解尤为重要。如何完成从最大关联到最佳关联的转换,如何通过额外的努力获得额外的言语幽默正是本章讨论的重点。第三章分析了黄西脱口秀中言语幽默机制的失败。尽管每一个言语行为都经过幽默家的静心雕琢,但是因为观众在理解言语幽默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言语幽默理解的失败随处可见。本章首先分析了研究言语幽默机制失败的重要性。然后,从言语障碍和文化障碍入手,简要阐述了黄西脱口秀言语幽默失败的诱因。再次,分析了言语理解过程中诸多不一致的原因:话语发出者的故意偏离,语境选择的不当,及观众的故意曲解。由此也证明,由于人们的认知结构不同,加之以上多种因素,对幽默的看法也就不同。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作出概括,并指出本文的结论和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