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全能型的文学巨匠,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着不同凡响的造诣。在词的创作方面,他不仅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促进了词体解放,而且开创了豪放词派。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英译苏轼词是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词的风格和其内容的传达是诗词英译中的两个主要方面,本文重点探讨词的风格传译问题。苏轼的一生饱经磨难,但他生性乐观旷达,他的思想融合了儒释道的精华,再加上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造就了他词风的多样性。他的词的风格主要有三种,婉约词,豪放词和清旷词。苏轼词的英译本在国内外为数众多,但是对苏轼词英译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本文拟从关联理论出发,通过多版本比较,分析了苏轼词英译中语言风格及流派风格的传译。通过这项尝试性研究,作者认为,根据关联理论,译文如能够达到最佳关联,保证交际成功,在此基础上尽量保留原文的交际线索,也就是在与译文读者有着足够关联性的方面与原文最相似,以期与原文产生同样的语境效果,才是最能传递原文风格的译文。文章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由五节组成,分别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动机,研究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篇章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首先介绍了苏轼及其生平,接着对苏轼词的三种主要风格,即婉约风格,豪放风格和清旷风格的特点及其成因做了介绍。最后作者介绍了国内外关联理论及其在翻译领域的应用成果,并指出虽然苏轼词的英译本为数不少,对其研究还不多见。第三章提出了该论文的理论框架,对关联理论做了概括性的介绍,主要介绍了关联理论的来源,基本概念及其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并对与本文关联性较强的概念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译文要达到最佳关联,就是要做到能够让译文读者花费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兼顾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在读者认知语境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与原文相似,传达作者的交际意图。第四章和第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作者将苏轼词风格的传译分为两个层次:基础层次的传译和高层次传译。风格传译的基础层次就是原文语言风格特点的传译。Gutt认为,传达原文语言的风格特点就是要保留原文的交际线索。所谓交际线索,就是引导读者获得作者交际意图的线索,交际线索可以由语义表征,句法特征,语音特征,连接词等产生。作者进一步从音系,词汇,句法三个层次分析了原文的交际线索及其保留。在词汇层面,交际线索可以由语域,词汇重复,隐喻等产生;在句法层面,交际线索可以由反问,对偶,典故等产生。交际线索的保留可以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替换等,只要能够在读者认知语境允许的范围内,保留原文中能够引导读者了解作者信息意图的线索就是保留了交际线索。能够在达到最佳关联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文的交际线索的译文就是最能传递原文风格的译文。第五章是关于苏轼词风格的高层次传译。诗词风格的高层次传译主要是意象的传译。由于意象在诗词中的核心地位,作者将意象的传译作为重点,分析了苏轼婉约词,豪放词和清旷词中意象的翻译。作者认为,意象也能够产生交际线索,因此意象的翻译也是在最佳关联基础上保留交际线索的过程。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比较,作者挑选出最能传递原文风格的译本。第六章是结论部分。基于以上各章节的研究,作者得出结论,以最佳关联为前提,在相关方面与原文相似性最强的译文是最能传递原文风格的译文。最后作者指出了关联理论的不足及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