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通过集中探讨哈罗德·布鲁姆诗学理论的中心概念—崇高,进而深入理解其诗学理论。人们对崇高概念的认识自古希伯莱的宗教教义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古希腊的修辞学家朗吉驽斯把崇高归结为一种文体风格。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伯克把崇高和美区别开来,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并强调其外在表现的“紧张化”。同一时代的康德则通过把崇高最终归结在道德范畴内,从而把人的理性认识推入一个新的阶段。到了二十世纪初,弗洛伊德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揭示了崇高的心理机制,特别是“压抑”在崇高理论当中的决定作用,同时指出人类文明发展中所具有的崇高倾向。在后现代,解构思想的传播使人们对传统产生怀疑,人们对崇高概念的认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较有影响的便是哈罗德·布鲁姆诗学理论中所体现出的诗质崇高思想。这也就是本文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引论,对论文目的以及布鲁姆作为历史人物进行背景介绍,首先提出所要论述的主题并对其进行简单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叙述已有的与论题相关的文献并说明本论文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这一部分还介绍了布鲁姆的理论背景。第二部分即第一章,主要介绍人们对崇高认识的历史发展并论述布鲁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地位,中间插入了对布鲁姆与以德曼为代表的解构派在文学理论上的差异,以说明布鲁姆的诗质崇高所具有的历史性意义。第三部分探讨布鲁姆诗质崇高的渊源,并对他的诗质崇高和历史上其他重要的崇高理论进行比较。这一部分中的第二章通过介绍布鲁姆颇具影响的诗学理论—影响的焦虑和创造性误读,探讨晚辈诗人如何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克服前辈诗人的影响获得创作成就。然后,论文阐释了布鲁姆诗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及其修辞策略,进而推导出他的诗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其诗质崇高思想这一结论。紧接着第三章对历史上有关崇高的重要的理论进行梳理,力图阐明这些历史上的崇高理论对布鲁姆诗学理论的影响及其对布鲁姆崇高思想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