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加工贸易作为出口推动型经济增长的政策工具被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但是只有东亚少数国家和地区通过加工贸易获得了经济快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而拉美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实现加工贸易应有的利益反而陷入“贫困化增长”。
本文针对加工贸易在不同国家产生的迥异效果,指出加工贸易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其主导因素也会发生转变,特别是随着工业化深入,加工贸易的动态利益将要取代静态利益发挥主导作用,因此适时培育动态因素是加工贸易发挥作用的前提,有助于实现加工贸易的政策目标。
本文遵循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过程,将动态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的理论引入对加工贸易动态利益的解释,阐述了加工贸易存在的理论依据、政策选择和国际背景。通过进一步建立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与人均GDP的误差修正模型,指出加工贸易的动态化效应是我国出口结构升级的驱动因素,并运用“附加值”概念考察了我国的出口结构与加工贸易产业升级效应的关系,证明了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效应是促进我国出口结构改善的原因。
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指出我国当前应快速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确立向高附加值产品、高关联度发展的总体战略,在监管上为加工贸易解除枷锁,突出优化服务的宗旨,以期获得现实上的政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