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校本教研,无论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其直接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其中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教学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所带班级学生的特点以及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完成备课与上课这两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对语文学科而言就是对同一篇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课异构这一教研活动或是围绕同一课题采取集体备课,或是根据同一课题进行教学评比,或是与专家教师针对同一课题研讨交流等等,是新时期校本教研的有效形式。“同课异构”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真实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意识,在相互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同课异构”既有个体独立的创造,又有集体合作的智慧,有利于个体和团队的合作,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能切切实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同时“同课异构”还可以借鉴分享他人成功的案例,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教学案例,因为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进而形成新的思想与风格。“同课异构”校本教研的具体操作与落实然后由各备课组长整体负责,通过与同组教师的交流探讨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同课异构”安排。“同课异构”式的教学研究,大家既是研究者,也是被研究者。老师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离不开教师本人的积极努力和所在的教研组对“同课异构”进行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老师都会经历这样一次“心路历程”——先对比再对照。在开展和进行“同课异构”的过程中每位老师都要尽量和自己的教学个性结合起来,并不断地去改进和完善。学校的师资队伍现状迫切需要开展“同课异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