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ckeray's Middle-class Consciousness in Vanity Fair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656334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利场》被认为是萨克雷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萨克雷致力于揭示各种人性弱点及金钱至上的社会的堕落。这部小说罩有大量栩栩如生的阶级人物形象。萨克雷对这些阶级人物的描写迥异,不仅让读者对19世纪英国的社会阶层有总体印象,还为读者提供认识萨克雷中产阶级意识的线索。   本文借助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阐释萨克雷的中产阶级意识。笔者在细读文本并对各阶级代表人物形象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力图证明萨克雷的中产阶级观点既有与普遍的维多利亚中产阶级意识相似之处,也具备与其他中产阶级成员不同的鲜明特色。即一方面萨克雷和大多数中产阶级一样,在小说中毫不掩饰对中产阶级美德的赞赏之情,并对上流社会和社会底层的堕落严加斥责,然而另一方面,和一般中产阶级分子不同的是,萨克雷不完全认同维多利亚式的“家中的天使”。而且他有足够的勇气去揭露并批评本阶级身上的缺点。   本文由五章节组成。第一章概述萨克雷、《名利场》和相关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第二章在小说中各阶级代表人物分析的基础上,呈现萨克雷的中产阶级立场。第三章阐述萨克雷中产阶级意识的特点。本章指出萨克雷意识的独特之处不是萨克雷对维多利亚道德观的坚持,而是他对下层阶级的宽容、另一种“家中的天使”和他对中产阶级的批判。第四章探讨萨克雷中产阶级意识的形成原因。其中一个因素是社会环境。由于19世纪英国各阶级间冲突和阶级之间价值观的差异,大多数中产阶级对其他两个阶级存在偏见。另一个因素是与萨克雷本人相关。它包括萨克雷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生活圈子等。   最后一章总结前四个章节并评价萨克雷的中产阶级意识。总之,萨克雷是位正直进步却有其阶级局限性的中产阶级作家,他对下层阶级宽容,却无法视他们为自己人,也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困境;他对本阶级的批判无异于温和的自嘲,这些反映了萨克雷中产阶级意识的局限性。
其他文献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是著名的美国诗人,也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弗罗斯特诗歌的字面意思容易为人理解,因为他普遍使用朴素的词汇;然而诗歌字里行间隐藏的深层意
田纳西·威廉姆斯是美国二战后一位杰出的剧作家。他创作了许多非常成功的剧本,包括《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夏天与烟雾》和《夏天的突变
探讨汉语古典文学作品的英译一直受到译学界的关注。《水浒传》作为优秀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包含着大量的能反映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底蕴的汉语文化负载词和短语。在翻译《水
小品在中国是一种颇受喜爱的舞台表演形式。对小品或小品幽默的研究主要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剖析语言的特点,从而解释幽默的根源。人际意义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大元功能之一,
莎士比亚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上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除了流传甚广的剧作,他的十四行诗集更是为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理论家和普通文学爱好者所研读。除诗集中几大主题,包括爱、时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角度解读翻译过程的新理念,将翻译学纳入到大生态环境中进行研究的一种模式,适应和选择是它的两个核心观点。该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国内外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