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三农”问题引起了各界的重度关注。种植业作为农业经济领域的支柱产业,对提高农业产值,保证粮食安全,提升农户收入水平,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现代种植业,是实现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要求。而农村金融市场在发展现代种植业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2015年,山西省农村工作会议分析了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形势,提出农业仍然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短腿,因此要加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以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为重点。鉴于此,开展对农村金融支持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沿着政策、要素、建议的思路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分析。本文从对农村金融和农户种植行为的理论界定出发,立足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和农户种植行为发展状况的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柯布—达格拉斯生产函数,最终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村金融支持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系统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通过对课题的具体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村金融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逐步恢复、完善发展、深化改革、多元商业化四个阶段。各阶段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农户行为均表现不同:农村金融机构初期主要吸收农户存款,向城市发放贷款,而农户也只是将资金存到银行,保持传统的农耕细作;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壮大,农村金融机构在吸收存款的同时,开始向农户发放贷款,农户有了一定的投资意识,将贷款资金投入到种植业中,使种植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方向生产;在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增大的影响下,城市将闲置资金存入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开始向农户大量发放贷款,促使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以达到提高农户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最终形成资金在农户—农村金融机构—城市之间良性循环的状态。(2)要加快农户种植行为的转变,就要增加农村金融市场对农户发展现代种植业的支持力度,并提高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要重点加对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农户购买良种、化肥、农药等的资金支持力度;增加人工费用的扶持力度;加大租赁费用支出的投入力度,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间接费用支出的支持力度,确保农户顺利转变种植行为,提高种植业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