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民俗学理论为基础,以安徽省皖北地区一个传统村落为田野调查区域,以村中一个相传四世的家族为研究对象,以家族中仪礼的发生时间为序,采用表演理论的研究视角,叙述家族中的成员一生所要经历的重大事件,通过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当地“特殊语境”中的人生礼仪,探究人生礼仪所蕴含的生命观念,人生礼仪与群体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生礼仪对家族、村落乃至社会关系构建的动力机制。婚礼、诞生礼、寿礼与丧礼构成了人生四大“场景事件”,而事件主角、组织者及其参与者均可视为事件的“表演者”,他们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构成了起承转合的情节流,演绎出传统农村最为鲜活生动的民俗文化图景,而表演者的口述叙事更是从不同角度对人生礼仪的深描,展现了界沟村人生礼仪的独特性,同时也反映了这些仪式对当地人日常生活的影响。本文试图透过礼仪表演的现象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根基与文化意义,探究人生礼仪在界沟村持续被传承的动力。本文共包括绪论、正文、结语等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在文献梳理与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阐明本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通过对田野选点的介绍明确指出民俗区域化研究是民俗学研究的基础,深入系统地研究皖北界沟村人生礼俗的传统性与独特性不仅是对本土文化较为深入的挖掘,还有利于理清本地礼俗成因及传承动力,展现本地礼俗的特质。本文运用民俗学表演理论将有关界沟村人生礼仪的口承叙事、风俗以及文化传统有机结合,这不仅是新的民俗学研究方法的本土实践,也是笔者从新的视角对人生礼仪背后的人情交往、精神信仰及文化意义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以期找到支撑人生礼仪传承发展的动力、把握对传统文化转型与传承的规律。正文一至四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再现发生在界沟村一个家族中的四段人生仪礼,意在凸显界沟村人生礼俗的独特性。通过婚礼表演者和参与者的口述资料,以多种叙事方式,描画了界沟村婚礼仪式的表演,并对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景进行了理论分析;有关庆祝婴儿诞生、家族添丁增口的诞生礼表演,以庆生礼物为焦点,分析礼物背后所反映出的人际交往原则,以及姻亲关系在个人关系网中非比寻常的地位;通过寿礼的表演,探讨人们对祝寿的具象化认知以及家族人对孝道的传承,透过富足展示的表像分析个人乃至家族的价值追求;通过老支的口述,展示繁琐和复杂的丧礼仪式以及参与者与表演者的互动,藉此说明丧礼不仅反映了村民在亲属网络中的地位以及相应的社会角色、心理图式,而且丧礼也是帮助死者的灵魂顺利通往另一世界的过渡仪式,反映了人们对现世美满生活的追求。第五章与第六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笔者通过皖北界沟村人生礼仪探究其文化根基,分析人生礼仪被一代又一代不断传承的至关因素及其社会作用。经济社会的思潮固然影响了传统的人生礼俗,但人生礼俗对于社会的适应所作出的改变使其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依然富有生机。而家族本位的观念、对于礼俗文化的认同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驱使了家族人员集体参与人生礼仪。皖北界沟村人生礼仪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人生礼仪在家族成员间、在亲属关系中一次次的表演,一次次的被传承,加强了人际关系、规范了人们的社会行为、并传承了优秀的民俗文化。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对皖北界沟村人生礼仪的研究与探讨。基于田野调查,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深描皖北界沟村的人生礼仪,并非人生礼仪程式的罗列,而是特色礼仪的深描。继而探究人生礼仪背后的文化意蕴,并挖掘人生礼仪表演所承载的村庄人的亲属制度、家族观念、人情交往、生活方式、精神信仰等。基于人生礼仪的探究,了解村落的生活图景,了解现代社会背景下人生礼仪的传承,并在礼仪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