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液滴撞击在喷雾冷却、工业喷涂、内燃机缸内燃烧等工业过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液滴撞击固体壁面时,在润湿壁面之前,液滴与壁面之间会形成一个厚度为几微米的凹坑形状的空气层,这个空气层的存在对于液滴撞击固体壁面过程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和光学干涉技术,对液滴撞击加热壁面时产生的空气层的厚度和形态进行了高速测量。 对于液滴撞击均匀加热壁面,研究发现空气层的厚度受壁面温度的影响很大,随着壁面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滴撞击在喷雾冷却、工业喷涂、内燃机缸内燃烧等工业过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液滴撞击固体壁面时,在润湿壁面之前,液滴与壁面之间会形成一个厚度为几微米的凹坑形状的空气层,这个空气层的存在对于液滴撞击固体壁面过程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和光学干涉技术,对液滴撞击加热壁面时产生的空气层的厚度和形态进行了高速测量。
对于液滴撞击均匀加热壁面,研究发现空气层的厚度受壁面温度的影响很大,随着壁面温度的上升,空气层的厚度增大。当壁面温度为70℃时,空气层的厚度较液滴撞击不加热壁面时增加了约0.5微米,考虑到空气层的边缘只有约1微米,壁面温度对于空气层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本文还研究了液滴撞击韦伯数、液滴尺寸、液滴黏度对空气层厚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空气层的厚度随液滴撞击韦伯数减小而增大、随液滴尺寸增大而增大、随液滴黏度减小而增大。
对于液滴撞击非均匀加热壁面,本文发现了液滴在非均匀热壁面上的非润湿热毛细迁移现象。液滴在非均匀热壁面上的迁移,经历了液滴震荡和液滴迁移两个阶段。液滴在震荡阶段,液滴与壁面之间的空气层半径和厚度不断变化,厚度经历了从厚变薄再变厚的过程,半径经历了从小变大再变小的过程。液滴在迁移阶段初期,初始迁移速度很小,液滴底面的空气层也震荡变化。液滴在迁移阶段后期,液滴底面的空气层不再震荡,空气层半径也基本保持不变,空气层出现不对称性,迁移速度明显加快。此外,我们发现,液滴的迁移速度随壁面温度梯度增大而增大、随液滴撞击韦伯数减小而增大、随液滴尺寸增大而增大、随液滴黏度减小而增大。
其他文献
CENP-B定位于CENPs复合体中心结构域,与着丝粒的异染色质结合。CENP-B异常表达时,着丝粒结构会松懈,这是由于有序的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结构无法正常组装造成的,从而出现了染色体分离异常和基因组失稳现象的增加。与染色质结合的CENP-B也主要以α-N端三甲基化形式存在。研究表明,CENP-B的N端甲基化能够提高CENP-B DNA结合结构域与着丝粒DNA上的17bp长度的DNA结合域的
尼古丁是烟草合成的一种生物碱,是一种有毒N-杂环类化合物。烟草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因含较多尼古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使用绿色高效的手段降解尼古丁是处理这种废弃物的重点,现在多使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容易引起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微生物法降解尼古丁因其绿色和可持续性成为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经过多年的研究,微生物降解尼古丁的机制被逐渐研究清楚。本实验室前期分离筛选出了一株Agrobact
D-塔格糖甜度高、能量低,具有抗龋齿、改善肠道菌群、预防结肠癌、治疗Ⅱ型糖尿病等诸多益生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甜味剂和药物辅料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目前D-塔格糖生产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催化法,其中生物催化法因其副产物少、产物易于提纯等优点,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L-阿拉伯糖异构酶(L-arabinose isomerase,L-AI)是生物催化法中最常用的酶,该酶可将L-阿拉伯糖转化为L-核酮
微生物天然产物是小分子药物的重要来源。尽管基因组研究表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潜力巨大,但是大量未知基因簇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处于“沉默”或低表达状态。因此,如何高效激活这些“沉默”基因簇是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前期,本课题组分离获得了一系列含有AHBA(3-氨基-5羟基苯甲酸)合酶基因的放线菌资源,本论文围绕其中四株放线菌开展了基因组挖掘工作。 前期,课题组已从链霉菌LZ35中鉴定了16种类型共8
藻类种类繁多,是海洋环境中主要的生产者。藻类附生微生物与藻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研究藻类附生菌的多样性有利于了解藻类附生微生物与藻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青岛近海岸浒苔资源丰富,目前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研究浒苔多糖降解酶将促进浒苔资源的开发利用。本论文首先对自青岛和威海近海采集多种大型藻类样品中分离藻类附生细菌,并对分离的藻类附生细菌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其次对分离到的两株新型藻类附生菌进行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具有成本较低、操作简便、易于携带、灵敏度较高、响应时间短等优势,逐渐成为医疗检测、污染物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电化学传感器中,识别元件主要发挥特异性识别底物的作用,决定了电化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目前有较多利用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检测人体中重要化合物的研究,但是由于人体体液成分较为复杂,干扰物较多,使得电化学传感器技术在医疗检测领域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在保证
黄翅大白蚁(Macrotemes barneyi)是一类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培菌白蚁,在菌圃中专一性培育鸡枞菌。自然环境下,培菌白蚁与菌圃会受到多种拮抗真菌(如炭角菌)的威胁。培菌白蚁体内的共生微生物可能会产生多种活性代谢产物来帮助白蚁抵制体外真菌的侵染。 为了了解黄翅大白蚁肠道微生物在抵御菌圃和白蚁拮抗菌中发挥的作用,探究培菌白蚁肠道微生物的抗菌活性,本文以黄翅大白蚁为研究材料,对肠道菌株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是供应第二代生物燃料和生物精炼产品生产的理想原料,但原料的降解顽固性使生物技术转化复杂且成本高。丝状真菌里氏木霉由于具有强大的蛋白合成分泌能力受到人们的关注,其突变株能够产生多达100g/L的富含纤维素酶的胞外蛋白,这使其成为工业中生产酶制剂和重组蛋白的良好宿主。然而,木霉分泌的纤维素酶系中纤维素外切酶和内切酶占比很高,而β-葡萄糖苷酶和半纤维素酶占比
该文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I和H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包括I在模拟水稻田中的行为、I在华南亚热带地区土壤中的淋溶和迁移、水生植物对I和H的吸收以及番茄对I的吸收,并计算出了I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I和H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变化和番茄对I吸收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