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S33尼古丁代谢相关酶Rid和Ald的生化性质和功能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古丁是烟草合成的一种生物碱,是一种有毒N-杂环类化合物。烟草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因含较多尼古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使用绿色高效的手段降解尼古丁是处理这种废弃物的重点,现在多使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容易引起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微生物法降解尼古丁因其绿色和可持续性成为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经过多年的研究,微生物降解尼古丁的机制被逐渐研究清楚。本实验室前期分离筛选出了一株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33,该菌可以尼古丁为唯一的碳源和氮源生长,以一种新的途径——吡咯途径和吡啶途径的“杂合途径”——来降解尼古丁。近年来本实验室对该菌株进行了详细研究,其降解尼古丁的生化机制逐渐清晰,其中与吡啶途径相似的过程是从尼古丁通过两步氧化反应生成6-羟基假氧化尼古丁,进一步通过6-羟基假氧化尼古丁脱氢酶(Pno)的催化生成6-羟基-3-琥珀酰半醛吡啶,该醛中间物的降解与吡咯途径相应的过程相似:从6-羟基-3-琥珀酰半醛吡啶通过两步氧化生成2,5-二羟基吡啶,进一步开环后最后进入TCA循环。
  尽管该途径的生化机制已经得到了较多的研究,但其中仍有一些问题未解决。如虽然之前已经对Pno进行了表征,但对其反应还没有完全了解,即反应起始速度很快,随后却迅速下降,导致生成极少量的产物。考虑到6-羟基假氧化尼古丁中具有次级胺基团,推测在反应中产生了不稳定的有毒的代谢物亚胺中间物。有趣的是在尼古丁降解基因簇中存在一个基因,可编码Rid蛋白(命名为Rid-NC),Rid是一个分布广泛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小分子蛋白家族,其中一些亚家族具有脱氨酶活性以消除亚胺/烯胺活性中间物的毒性。因此推测Rid-NC蛋白可能与Pno反应不完全的问题相关。除了Pno反应存在的问题,尼古丁降解途径中催化第五步6-羟基-3-琥珀酰半醛吡啶生成6-羟基-3-琥珀酰吡啶的关键酶及催化反应机制也未知。在尼古丁降解基因簇上有一个尚未被研究的ald基因预测编码醛脱氢酶,推测Ald就是催化该步反应的关键酶。
  基于上述分析,本论文主要对A.tumefaciensS33尼古丁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Rid-NC和Ald的生化性质和功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对Rid-NC进行了异源表达和纯化,通过向Pno催化的反应(6-羟基假氧化尼古丁脱氢生成6-羟基-3-琥珀酰半醛吡啶)中加入Rid-NC测定酶活变化,发现加入Rid-NC可增强Pno的催化反应。使用假氧化尼古丁代替6-羟基假氧化尼古丁(实验室前期已证实可替代)进行实验,发现Rid-NC依旧可增强Pno的催化反应;并通过实验验证Rid-NC可减轻Pno反应中可能产生的亚胺中间物的毒性,对底物与产物进行HPLC定量分析,发现加入Rid-NC其反应产物量至少增加了5倍。同时,对rid-NC基因的敲除导致菌株S33在尼古丁上生长缓慢。这些证据表明Rid-NC在A.tumefaciensS33降解尼古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Rid-NC分析发现Rid-NC属于Rid6亚家族,在A.tumefaciensS33基因组上还存在与其同属Rid6亚家族的Rid-AA;进一步对典型的RidA、Rid-AA和Rid-NC进行研究,发现RidA和Rid-AA也具有与Rid-NC的相同功能。通过对Rid-NC保守氨基酸位点突变体进行实验,探讨了Rid-NC与亚胺中间体的反应机制。该实验结果解释了6-羟基假氧化尼古丁氧化为6-羟基-3-琥珀酰半醛吡啶的详细过程。
  对Ald进行异源表达纯化后,使用NAD+作为辅酶,通过LC-MS鉴定了Ald可催化6-羟基-3-琥珀酰半醛吡啶生成6-羟基-3-琥珀酰吡啶,并鉴定了使用3-琥珀酰半醛吡啶代替6-羟基-3-琥珀酰半醛吡啶的可行性。对ald基因的敲除导致菌株S33在尼古丁上缓慢生长,表明Ald在A.tumefaciensS33降解尼古丁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测定了Ald催化3-琥珀酰半醛吡啶、苯甲醛、糠醛和乙醛等不同底物反应的最适pH值和表观Km值。考虑到呋喃类化合物的用途,测试了Ald重组细胞催化糠醛为糠酸的转化效率,发现催化2h底物就已完全转化,催化15h产物转化率达99%,初步证明Ald可用于生物基呋喃化工产品的加工。
  本论文通过对Rid-NC的异源表达纯化、酶活测定和性质研究,发现Pno反应中可能存在有毒的亚胺中间物影响Pno活性,Rid-NC通过其脱氨酶活性可减轻其影响,并探究了Rid-NC和有毒的亚胺中间物的反应机制。这一发现进一步加深了对有毒N-杂环芳香化合物在微生物中代谢过程的理解。本研究证明Rid家族蛋白除参与氨基酸代谢外,还参与N-杂环芳香生物碱的代谢,首次验证了Rid6亚家族蛋白在代谢损伤控制系统中的功能。报道了活性亚胺对非5-磷酸吡哆醛依赖酶的损伤能力,该研究为认识Rid蛋白家族的功能提供了新的见解。
  通过对Ald的异源表达纯化和酶活测定,证实了Ald以NAD+为辅酶催化6-羟基-3-琥珀酰半醛吡啶生成6-羟基-3-琥珀酰吡啶,并对Ald的底物范围做了测试,Ald重组细胞可有效催化糠醛为糠酸,提供了生物基呋喃化工产品催化的新途径。这些发现解决了A.tumefaciensS33中尼古丁氧化降解的杂合途径中未知的反应机制问题并初步探索了Ald的应用。
其他文献
多糖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成分和能量储存形式。海洋中,有大量以多糖形式存在的有机碳。多糖降解是海洋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细菌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多糖分子量大,不能被细菌直接利用,需先由多糖降解酶(Polysaccharide-Degrading Enzyme,PDE)降解为分子量较小的寡糖或单糖。近年来,对海洋细菌来源的新型PDE的报道逐渐增多,但是对于海洋细菌对各类多糖的降解能力,尚缺乏系统研究。解析
学位
丝状真菌里氏木霉具有极强的蛋白表达分泌能力,被认为是蛋白生产的良好宿主。但该菌表达异源蛋白时,产量往往不高,其中胞外蛋白酶造成目的蛋白降解是导致该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里氏木霉胞外蛋白酶分泌规律、构建胞外蛋白酶缺陷菌株是开发其成为优良蛋白表达分泌宿主的重要前提。胞外蛋白酶转录调控因子可全局调控其表达分泌,是实现控制蛋白酶产生的理想靶标。根据文献报道及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类p53转录调控因子
学位
尼古丁又称烟碱,是茄科烟草中最主要的生物碱。在人体中,尼古丁代谢产生的N-亚硝胺类物质易诱发多种疾病,同时通过刺激烟碱乙酰胆碱受体促使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大量神经递质,具有致癌性与致瘾性;在自然界中,香烟、含烟碱农药及杀虫剂等工厂肆意排放有毒残渣,其中尼古丁等杂环生物碱因难以降解而发生富集,严重污染环境且破坏生态平衡。因此,为实现尼古丁及其代谢产物的完全降解,研发高效无害的尼古丁降解新方法兼具生态效益
学位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医院内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可以引起眼部感染、肺部感染等,尤其在免疫力低下或存在伤口的人身上易引发慢性感染甚至导致死亡。铜绿假单胞菌含有大量的信号转导系统及转录调节因子用于感应环境中的信号或胞内的小分子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其中环二鸟苷酸(c-di-GMP)是胞内一种常见的第二信使分子,由c-di-GMP代谢酶(CMEs)介导,广泛参与细胞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化需求,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高价值化合物是一种行之有效且绿色环保的方法。代谢工程是对微生物发酵过程进行优化改进的关键技术。代谢工程一般通过引入外源代谢途径或优化内源代谢网络的方式构建天然细胞工厂,从而实现对微生物发酵的改造优化。而菌株自身生长与产物生产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最初,研究者们使用基因敲除或引入外源基因等静态调节方式解决代谢问题,但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物生产会随着细胞密度、
二甲基硫(dimethysulfide,DMS)是海洋中最丰富的挥发硫形态,在推动全球硫循环和可能影响气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是排放到大气中的最丰富的天然硫化物,海洋向大气中转移的硫(以DMS的形式)约为每年13-37Tg。DMS排放不仅平衡全球硫收支,而且可能通过其在大气中的氧化产物影响地球气候。DMS的前体主要是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
学位
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具有底物谱广、易于培养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L-谷氨酸、L-赖氨酸等多种氨基酸的工业化生产。本论文旨在通过对C.glutamicum标准菌株ATCC13032及一株L-赖氨酸高产突变菌株中部分中心代谢关键酶进行系统的动力学表征,确定胞内代谢物的抑制类型与抑制常数,为构建酶约束的C.glutamicum基因组规模代谢网络模型,通过反向
海洋蕴含具有复杂多样生理代谢特征的微生物资源,其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意义和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受分离培养方法的限制,90%的海洋微生物无法获得培养。高通量极限稀释培养法可提高海洋微生物的可培养性,获得更具多样性及代表性的海洋微生物菌株资源,以深入研究其生理特性及生态作用。  近年来,青岛附近海域浒苔时常爆发,造成生态灾害,但浒苔生长迅速,也是一种丰富的海洋生物质资源。挖掘浒苔纤维素降解酶类,开发新型
学位
禽腺病毒血清四型(FAdV-4)是肝炎-心包积水综合征(HPS)的主要病原,HPS引起感染鸡心包积水和肝脏坏死,具有发病率高、无季节性、死亡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在我国多省均有报道,且感染率逐年上升。因此研究FAdV-4的基因功能、致病机制和减毒机理,为构建更安全有效的禽腺病毒载体疫苗奠定基础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以2015年分离得到的FAdV-4高致病性毒株CH/HNJZ/2015为亲本株,构建了在其
学位
CENP-B定位于CENPs复合体中心结构域,与着丝粒的异染色质结合。CENP-B异常表达时,着丝粒结构会松懈,这是由于有序的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结构无法正常组装造成的,从而出现了染色体分离异常和基因组失稳现象的增加。与染色质结合的CENP-B也主要以α-N端三甲基化形式存在。研究表明,CENP-B的N端甲基化能够提高CENP-B DNA结合结构域与着丝粒DNA上的17bp长度的DNA结合域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