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十九世纪之交时,越来越多的英国漫画家、出版商和经销商投入到政治漫画的生产和销售中,并在经营与竞争中逐步形成了对漫画制作工艺、印刷用纸材质和上色方式等重要问题的一般性规范。由于漫画售价较高,有能力购买漫画的观众主要集中在上层阶级。不过通过橱窗漫画、漫画展览、租赁以及汇编图册等各种形式,漫画观众也在向社会中下阶层扩张。在英国激进主义社团兴起和法国大革命思潮的压力下,皮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管制政策对漫画市场产生了极大影响,客观上也促进了政治漫画的规范化。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以詹姆斯·吉尔雷作品为代表的英国漫画被普遍政治化,大革命成为他们作品的核心主题。他们一方面从旁观者的视角密切关注隔海相望的法国政治进程,另一方面又着重描绘法国大革命影响下英国政治思潮论争、激进社团活动和政党政治乱象。无论涉及的是国内或国外的政治主题,英国漫画对法国大革命的镜像映射出的是英国人的民族认同。在法国大革命逐渐危及英国政体及国家安全的背景下,出于爱国热情及政府雇用的吸引,英国漫画家及其作品在引导英国民众集体情感过程中体现出了重要的作用。而在与拿破仑法国的战争中,英国漫画市场在商业利润和战时宣传的需要之下密切跟进了拿破仑主题。英国的拿破仑主题漫画不仅在本国收到广泛的欢迎,部分漫画家的作品还出口到欧洲大陆各国。英国漫画中拿破仑的人物形象经历了由粗糙到精细的转变,漫画主题从政治讽刺逐渐转向幽默表达,最终完成了拿破仑的经典形象的描绘。拿破仑漫画的流行,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拿破仑的存在为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双方在论战中提供了改善修辞的机会。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各国正处于民族国家观念普遍形成的阶段,拿破仑漫画与同时期其他主题的英国漫画因其共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背景,共同检验和维护着英国人的共同体想象。在反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过程中,英国漫画家也在作品中积极构建了英国国家与国民象征的图像符号。在战争与入侵威胁的背景下,“国家”以肖像的方式出现在英国漫画作品中,成为当时英国人凝聚国家观念的最佳方式之一。漫画家尝试用以表现爱国主义的符号,既有战斗英雄纳尔逊,也有神话传说中的典型形象布列塔尼亚女神,还有通俗文化中的经典角色约翰牛。这些符号在战时爱国主义主题中以人格化的方式表现,会因为漫画中英法形象的对立而引发极端的仇恨心理,也会因为时常成为政党论争的宣传工具而逐渐失去批判能力。在战争威胁最严重的时期,乔治三世和约翰牛的形象得以融合而成为国家的象征之一,也纠正了乔治三世前期统治中相对比较消极的形象。这一转变的起点是1786年玛格丽特·尼科尔森的弑君未遂案件与1788年至1789年间乔治三世突发重病。此类事件激发了公众对于国王的同情,逐步打消了对其专权和腐败的担心,而以漫画为代表的图像媒介正当其时地重构了乔治三世的君主权威。可以说,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带来的内忧外患中,英国漫画家敏锐地把握住了国家所面对的“革命”与“王权”课题。通过对十八、十九世纪之交诸多重要政治场景和人物所进行的广泛再现,漫画得以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一方面为其政治参与设置议题,另一方面又为其设计了全新的图像消费场景。作为英国印刷技术进步的重要表现,这一时期政治漫画的兴起不仅推动了都市文化的发展进程,也在引导公众舆论、促进民族认同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