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与口服中药川芎嗪两种方法对皮艇运动员进行干预,观察训练前后心脏内分泌因子脑钠素BNP、尾加压素UⅡ的变化,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预处理方法保护运动员心脏功能的作用机理,为其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4名运动水平相当的男性皮艇队运动员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8人:①训练对照组,常规耐力训练;②药物预处理组,在运动员训练前口服中药川芎嗪片剂;③穴位电刺激预处理组(TAES),在运动员训练前电刺激内关、大椎、命门穴。共干预4周。在实验开始前1天、实验结束后第1天清晨和一次性大负荷运动后采血,比较各组各时间点的主观感觉等级RPE,血液生化指标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数RBC、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尾加压素Urotensin II、脑钠素BNP的变化。结果:1. 4周运动训练前后,各组主观感觉RPE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川芎嗪组和穴位电刺激组的运动员RPE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两组的主观感觉均好于训练对照组运动员(p<0.05)。2.运动成绩的变化。经过4周的水上训练和力量训练后,各组12km的成绩均有提高(p<0.05),服药组2km成绩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穴位电刺激组1km成绩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的卧推力量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12km成绩提高幅度以服药组最大,与训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卧推力量以穴位电刺激组上升最快,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血液生化指标HCT、RBC的变化。HCT和RBC在0周、4周和大负荷运动后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在4周训练过程中和大负荷运动后红细胞的数量和红细胞压积没有明显变化。4周运动训练对HCT和RBC影响不大。4.血液生化指标IMA、BNP、UII的变化。4周训练后,训练对照组和服药组的IMA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穴位电刺激组IMA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平均值有上升趋势;各组的BNP血浆浓度训练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变化趋势,服药组和训练对照组均有上升趋势,训练对照组上升趋势大于服药组,而穴位电刺激组有下降趋势;各组UII血浆浓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变化趋势,服药组有上升趋势,训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穴位电刺激组持平。大负荷运动后,训练对照组IMA升高(p<0.01),穴位电刺激组持平,服药组IMA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对照组BNP血浆浓度明显增高(p<0.05),服药组和穴位电刺激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平均值均小于训练对照组;训练对照组、穴位电刺激组、服药组UII血浆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变化趋势,服药组有上升趋势,训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穴位电刺激组持平。5. UII血浆浓度与血压正相关。血压高者,UII血浆浓度高。UII OD值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5(p<0.05)和-0.617(p<0.01)。结论:1.IMA一定程度上反映运动员心肌疲劳的程度。预处理方法中川芎嗪和穴位电刺激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能减小IMA的值,但川芎嗪作用较为明显,穴位电刺激次之。2.服药组和穴位电刺激预处理对心脏机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减少BNP上升程度,并能提高心肌应激能力,增加UⅡ的分泌。3.UⅡ血浆浓度与血压正相关。推测UⅡ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促进作用。4.经皮穴位电刺激作为一种无创、方便、安全,易于被人接受的保健方法,在体育训练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