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介绍、清理和评价美国批评家保尔·德曼的解构思路。 作者认为,保尔·德曼的解构策略是在两次思潮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第一次是德法的现象学,第二次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符号学,以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正是在和这些思潮和思想的交锋与碰撞中,德曼的批评思路发生了从“从主体性到修辞性”的方法论转变。尽管有此转变,许多核心的观点和思想却是一脉相承,贯穿了德曼的整个批评生涯,比如认知失败论、文学本体论、时间性概念和对修辞的关注等等。因此如果要深入理解德曼的解构思想,必须清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找出其中的关联和变化。出于这个缘故,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分析德曼的早期作品,以及这些作品与现象学运动和其它哲学流派的渊源;下篇探讨德曼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以后的修辞性阅读。 每篇又各分三章,从六个方面追溯、梳理和评估德曼的解构思路。第一章通过对苦恼意识和认知失败论的分析,从哲学层面点出德曼理论的根本症结:第二章通过细读德曼论述新批评的文章,同时参照新批评的论述,考察德曼与新批评的关系,试图回答德曼在哪个方面受益于新批评,又在哪个方面超越了新批评?第三章讨论德曼如何取道海德格尔,借鉴其关键术语(包括阐释循环和时间性)开展带有现象学色彩的文学批评。第四章分析德曼如何运用盲视与洞见的模式,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解构式批评。第五章试图清理德曼与德里达的关系,不仅寻找德曼与德里达在思想渊源上的共通之处,而且借助索绪尔语言学的视角,来反思解构主义的症结与弊端。第六章着重梳理德曼晚期致力于发挥的修辞学,将这种修辞学与传统修辞学进行细致的比较,希望能够摸索到它的产生根源和发展过程,进而对它加以理性的分析和把握。正是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作者慢慢得到了关于德曼的一个比较清晰的图像,并最终探询到德曼理论的症结。 解构作为一种思潮,已是明日黄花,风光不再。然而,它引发的许多关键的理论问题并没有随着它的退场而自动变得清晰。作者的当下立场,是希望通过回眸保尔·德曼的批评历程,来清理这些问题,同时探讨解构和德曼理论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