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的不完全燃烧。PAHs因具有极强的三致效应即致癌性、致突变性及致畸性而被广泛关注。PAHs在环境中虽是微量的,但分布很广,几乎无处不在,人们能够通过大气、水、食物等途径摄入体内,是人类致癌的重要起因之一。某些PAHs属于最强的致癌物质,如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等具有强烈的致癌性或致癌诱变性。大连市是北方的工业城市,能源消耗以煤为主,PAHs的污染不容忽视。而饮用水PAHs的浓度水平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探讨饮用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及其致癌风险对PAHs的污染防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本文考察了大连市水源地及居民饮用水中14种典型PAHs的浓度,并应用概率致癌风险分析方法评价居民饮用水中PAHs对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人群的致癌风险。结果表明,饮用水中基于苯并(a)芘的当量浓度为3 ng/L,低于国家标准。对儿童和青年,饮用水中PAHs引起的累计概率为90%的致癌风险分别为6.2×10<-7>和7.4×10<-7>,低于美国环保局建议的致癌风险值10<-6>,且性别间的差异很小;对成年人,累计概率为90%的致癌风险为1.7×10<-6>,饮用水中PAHs对成年人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并且女性大于男性。同时分析了影响概率致癌风险评价的主要因素,其中饮用水中PAHs的浓度的变化对致癌风险评价结果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