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气管狭窄动物模型并检测HIF-1α和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分子在犬良性中心气道狭窄气管软骨组织中表达,从而探索良性中心气道狭窄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手术组10只。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手术组犬经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上,采用I.D.8.0带球囊气管导管,电子插管软镜引导下行经口气管插管,当插管尖端位于隆突上方4~6cm后,持注射器向套囊注气,维持囊内压为200mm Hg。固定好插管并保留24h。假手术组以同样方法置入同样型号气管导管,但不向套囊注气,同样保留24h。3组犬分别于拔管后当天,拔管7d,拔管14d各处死3只。观察各组实验犬随时间变化气管大体解剖、气管狭窄情况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获取拔管14d各组犬病变组织或相同部位气管组织,提取其总蛋白和RNA,采用实时定量PCR、ELISA或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β(IL-1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T细胞因-4(TCF-4)、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在拔管14d表达的情况。结果1)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各1只犬在插管期间意外死亡,其他犬在气管插管术后复苏成功,未出现窒息、意外脱管等并发症发生。2)对照组气管病理组织正常。假手术组拔管当天和7d气管粘膜稍有充血,有轻微炎性渗出,变化不大,14d时基本消退。手术组拔管后HE染色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累及粘膜下层,粘膜表面渗血较明显;拔管7d后软骨变性、软骨膜炎、软骨炎,局灶软骨坏死,周围纤维组织增生;14d后软骨大片坏死,软骨周围纤维组织和毛细血管增生,肉芽组织填充。3)拔管后14d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犬气管软骨组织中HIF-1α、VEGF、TGF-β1及IL-1βm RNA表达水平较低,手术组显著增高。拔管后14d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中β-catenin,TCF-4、BMP-2、MMP-13以及TIMP-1呈低表达,而手术组中呈高表达。结论1)通过气管插管球囊加压法有效建立了中心气道狭窄动物模型;2)狭窄段气管软骨中VEGF、TGF-β1及IL-1β表达明显增高;3)狭窄段气管软骨中HIF-1α、β-catenin、TCF-4、BMP-2及MMP-13表达增高;提示HIF-1α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气道狭窄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