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框架性质与模糊程度对模糊规避行为的影响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yy31962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规避指人们在作出决策时,往往选择那些具有确定发生概率的事件(风险选项),而不是那些概率不确定的事件(模糊选项)。以往研究往往关注模糊程度对模糊规避行为的影响,没有考虑框架性质这一影响因素,本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探讨信息的模糊程度(高、低)和框架性质(正性、负性)对决策过程中模糊规避行为的影响,以进一步考察模糊规避的形成机制。本研究包含两个实验:实验一以60名天津市某高校本科生为被试,采用2(模糊程度:高度模糊、低度模糊)×2(框架性质:正性框架、负性框架)的两因素混合设计,探讨概率信息模糊时被试在模糊决策中的模糊规避行为。实验二以60名天津市某高校本科生为被试,采用2(模糊程度:高度模糊、低度模糊)×2(框架性质:正性框架、负性框架)的两因素混合设计,探讨损益信息模糊时被试在模糊决策中的模糊规避行为。研究假设:问题的表述方式(框架性质)影响人们在决策时对模糊的态度;模糊程度与框架性质存在交互作用。不同的框架性质会引起不同的模糊规避行为趋势;并且在正性框架条件下,随着模糊程度的增高,风险选项在最坏可能结果维度上呈现的弱优势增加,模糊规避行为增多;负性框架条件下,随着模糊程度的增高,模糊选项在最好可能结果维度上呈现的弱优势增加,模糊规避行为减少。结果支持了本研究的假设,模糊决策中也存在框架效应,框架性质和模糊程度共同影响模糊规避行为。根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模糊决策中框架性质会影响对选项的选择,正性框架条件下对风险选项的选择多于负性框架条件下对风险选项的选择,即正性框架条件下的模糊规避行为多于负性框架条件下的模糊规避行为。(2)框架性质和模糊程度在对模糊决策的影响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正性框架条件下随模糊程度增加对风险选项的选择增多,负性框架条件下随模糊程度增加对风险选项的选择减少,即正性框架条件下随模糊程度增加模糊规避行为增多,负性框架条件下随模糊程度增加模糊规避行为减少。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担任初中班主任极为普遍。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从初中生的特殊状态出发,发现初中语文教师因为其学科特性更适合担任班主任工作;而语文教师担
当前语文教师对教材中的文本解读还比较薄弱,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主体性建构依然不够充分,语文课堂仍然处于尴尬地位。近年来很多教师将互文性阅读理论应用于教学领域,对传统
识字是学习的启蒙,是阅读与思维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识字研究也是语文教学研究中的应有之义。因此,笔者在进行综合考虑之后,将自己的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