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棱镜传感器的设计及其灵敏度探究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ei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光电检测技术一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简称SPR)传感技术,因该技术的测量仪器设备简单、灵敏度、稳定性好,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化学、医疗及制药等很多领域。SPR传感器技术己逐渐走向成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先对老的设备进行改进,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现其自动化,讨论了SPR灵敏度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进行了实物样本测试,提出了与实验相符合的反射率公式。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讨论了表面等离子波共振产生的基本激发条件。(2)确定了SPR灵敏度的影响因素。金属、棱镜参数的改变都对都会SPR传感器的灵敏度有影响,并选定试验所需的金属为金,以及厚度为44nm,棱镜为SF10。(3)对老的试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其自动化。对试验设备的性能进行了多参数变化的测试(变角度和定角度两种工作模式,不同浓度盐水),并与理论值相比较,结果表明改进传感器后具有更优异的性能(灵敏度、精度等性能指标)。并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三维模拟。(4)利用SPR传感器(Kretchsmann棱镜)实验装置(ATR)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波长下纯水的测量试验,进一步验证改进传感器后该仪器的灵敏度、精度等性能指标。(5)根据理论公式推导、得到了真实的折射角θt,以验证在某些固定波长试验的正确性,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本论文首先综述了超导材料的发展、应用以及分类;REBa_2Cu_3O_(7-x)(RE代表稀土元素)高温超导带材的发展和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及REBa_2Cu_3O_(7-x)高温超导材料采用元素替代提高临界电流的方法。然后,本论文采用无氟金属有机物沉积方法(MOD)在单晶基底LaAlO_3(100)上制备DyBa_2Cu_3O_(7-x)(DyBCO)薄膜。首先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外延生长温区为7
短路过渡是指焊丝端部的熔滴与熔池短路接触,在强烈的过热和电磁收缩力的作用下,熔滴爆断直接向熔池过渡的过渡形式。作为CO2焊重要的过渡方式之一,它具有高效节能、低氢等优点,
随着工程结构服役时间的延长,需维修的病害混凝土结构将逐渐增多,如何确保修复后的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成为相关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既有混凝土结构修补体系涉及的耐
低维功能纳米材料在催化、光电、气敏、磁性以及锂电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发展新的合成方法,探索其生长机制,从而获得具有特定尺寸、形貌、维度、单分散性等的纳米材料
AZ31B镁合金因其具有的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国防领域,其和不锈钢等异种材料的连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开发AZ31B镁合金的连接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扩散连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