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op模式的自适应特征造型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分方法作为一种离散的曲面造型技术,通过定义控制网格的细分规则来生成特征造型曲面。它不仅继承了传统NURBS的优点,更具有优于参数曲面的整体连续性和任意拓扑性,由于算法的细分规则简单、造型效果好已成为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研究的又一焦点,并广泛应用于CAD、多分辨率分析和动画造型等方面。虽然曲面细分方法有诸多优点,但是想要将它巨大的优势应用到工程曲面造型领域还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对细分方法的典型算法、特征造型方法、自适应细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本文以细分曲面造型技术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考虑到细分方法的敛散性和连续性,并对细分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讨论。通过对典型细分算法的实现比较,确定了细分算法选用的一般原则,并总结了本文以Loop模式为研究算法的原因。然后针对自由曲面造型时需要的一些不光滑的特征效果,讨论了两种造型方法,称之为尖锐特征造型,一种是对拓扑结构修正,另一种为对细分规则进行修改。而实际中大多物体都不是无限尖锐的,有时需要圆角过渡,这种半尖锐情况在机械零件中尤为明显,本文在修改细分规则基础上生成半尖锐特征,使模型满足近看曲面光滑,远看是有特征的造型效果。最后鉴于模型多次细分后曲率变化小的区域和特征部分所达到的逼近效果不同,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顶点平坦度的自适应Loop算法,该算法每次细分前都将细分区域扩大到相应的邻域范围,通过平坦度准则判断哪些面片继续参加下次细分,使细分后的网格既在数量上有明显的下降,又可以保持模型原有的特征。考虑到自适应细分对网格连续性的影响,开发出特征造型系统,实现了三维模型细分的可视化。通过与均匀Loop细分算法进行比较,以及多组实例模型的造型分析发现:本文算法对三维模型的平坦程度有很好的区分能力,并且使细分后模型光滑性与数据量间的矛盾得以有效平衡,在增强模型的局部造型能力的同时,合理完成三维模型的细化。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三个角度:厚度、拉伸断裂及撕裂性能探讨了无捻长丝与其织物的性能关系。为探讨织物组织与无捻玻璃纤维织物厚度的关系,本文采用控制单一因素法织造不同组织的无捻玻璃
本文概述了纺织复合材料及其预制件拉伸性能研究的相关理论,将复合材料的强度这一概念引入到作为预制件的3D机织物中,为解决工程应用中3D机织复合材料预制件结构参数的设计与织
本文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为原料,实现了其在电脑横机上的编织,将六层纬平针织物、六层罗纹织物以及六层畦编织物分别通过VARTM工艺复合成复合材料板,为使制得的复合
医用缝合线是常见的生物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外科手术中。可吸收缝合线由于其植入人体组织后能被人体组织吸收,避免拆线给患者带来痛苦的特性,近年来已成为外科手术中十分重要
三嗪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是目前市场上品种最多的一类荧光增白剂,因其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在洗涤剂、纺织、造纸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此类增白剂存在光学稳定性较差,强酸
本论文利用离子液体对纤维素的溶解性质,制备得到了再生纤维素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实验综合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整体叶轮(定子)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通常叶片型面是通过测量得到的离散型值点拟合生成的,由于设计和测量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差,导致叶片曲面存在局部不光顺区域,严重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