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下,大城市城郊乡镇地区成为各种城市要素的拓展地,城郊乡镇社会、经济和建成环境等各方面都面临着主动或被动的转型。空间是社会、经济的物质载体,是社会经济要素在土地上的投影。合理引导城郊乡镇空间转型,对促进大城市和城郊地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大城市城郊乡镇空间转型为研究主题,以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为剖析案例,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尝试从空间生产的视角解析城郊乡镇空间转型的推动因素、过程特征和趋势,并试图从城乡规划视角提出应对策略。论文主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章。本章采用文献阅读和逻辑归纳演绎的方法,构建“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大城市城郊乡镇空间转型解析框架”。研究表明,在权利、资本下乡的背景下,权力和资本是推动城郊乡镇空间转型的核心要素:权力、资本重塑了功能—物质空间;权力、资本重构了社会—经济空间;权力建构了政治—制度空间。城郊乡镇空间转型的机理可以概述为:权力以政府为载体,从政府意志出发,通过政策文件、城乡规划、资金投入等公共政策,重塑了乡镇的功能和物质空间形态,重组了乡镇的行政边界,建构了特殊政策和制度区域,同时也生产了新的政治关系;资本以企业为载体,在政府的支持下,以追求利润为目的,通过对生产性和消费性资料、建成环境等领域的投资,塑造了乡镇物质空间形态,促进了居住空间分异,同时也生产了新的阶层关系。第二部分为第三章。本章以五里界为案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总结城郊乡镇空间转型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城乡空间混杂”的功能—物质空间特征,“破碎化”的社会—经济空间特征,“上级政府主导”的政治—制度空间特征。转型过程则表现出“‘权力—资本’联盟推动城郊乡镇空间转型”的总体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空间转型的潜在风险:政企合作引发公众对政府保障公众利益立场的质疑;农民公众参与形式化,空间正义缺失;乡镇发展缺乏持续动力;乡村社会共同体消失。第三部分为第四章。采用逻辑演绎的方法,在分析了五里界社会经济若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发现空间生产下的五里界乡镇空间转型存在六大转型趋势:非农空间剧增、物质形态日益集聚、社会空间解体重构、经济空间剧烈重组、政治空间博弈加剧和制度空间日益强化。第四部分为第五章。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充分吸收最新的规划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从乡镇发展模式、功能—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空间和政治—制度空间四个方面,系统全面的总结归纳了应对大城市城郊乡镇空间转型的规划策略。主要包括:“构建政企合作模式”的乡镇发展模式优化策略;“统筹区域发展,打造特色乡村风貌”的功能—物质空间转型应对策略;“优化整体空间布局,缩小空间分异”的社会—经济空间转型应对策略;“制度制定兼顾多方利益主体,政策实施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政治—制度空间转型应对策略。论文构建了城郊乡镇空间转型的“权利—资本”解释模型,解析了权力、资本作用下的空间转型过程,为城郊乡镇空间转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文章从城乡规划出发,提出了引导和管控城郊乡镇空间转型的四大规划对策,对城郊乡镇规划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