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地震发生后,通常伴有大量余震,余震的精定位结果的时空展布有利于解释发震断层构造,研究断层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本文回顾了经典定位方法和介绍了特定震源台站校正精定位法,该方法相比于双差定位法条件简单,适用于精定位事件目录较多,适用于各种基于走时的单事件定位,并且利于并行。
2017年8月8日,发震于我国四川省的九寨沟Ms7.0级地震,甘肃及四川2省共计8个县城受灾严重,当地百姓震感强烈,人员伤亡较多,后续余震不断,对旅游业也影响较大。九寨沟地区处于我国巴颜喀拉块体的东北缘,震中区域附近有塔藏断层、岷江断层和虎牙断层等,构造复杂,断裂交错。为了了解本次地震及余震的分布及发震断层构造,本文借助特定震源台站校正精定位法(SSST法)研究此次地震。结果显示:九寨沟地震主震深度为19km左右,余震主要分布于5-15km深度范围;与单事件定位方法相比,余震展布和断层的线性特征更吻合,更具有平面特征的可能性;与双差法相比,精定位事件覆盖范围更广。本研究精定位结果显示:断层整体为虎牙断裂西北向的延伸,根据余震分布和特定震源区的校正项分布,认为此发震断层应分南北2段;余震区长度为40km左右,西北段宽度为10km左右,东南段宽度为6.5km左右。我们通过逐个台站分析相应源区的校正项,根据余震展布及九寨沟台记录的校正项信息拟合了断层的走向范围为:144°~153°,倾向范围为63°~84°。
本文回顾了经典定位方法和介绍了特定震源台站校正精定位法,该方法相比于双差定位法条件简单,适用于精定位事件目录较多,适用于各种基于走时的单事件定位,并且利于并行。
2017年8月8日,发震于我国四川省的九寨沟Ms7.0级地震,甘肃及四川2省共计8个县城受灾严重,当地百姓震感强烈,人员伤亡较多,后续余震不断,对旅游业也影响较大。九寨沟地区处于我国巴颜喀拉块体的东北缘,震中区域附近有塔藏断层、岷江断层和虎牙断层等,构造复杂,断裂交错。为了了解本次地震及余震的分布及发震断层构造,本文借助特定震源台站校正精定位法(SSST法)研究此次地震。结果显示:九寨沟地震主震深度为19km左右,余震主要分布于5-15km深度范围;与单事件定位方法相比,余震展布和断层的线性特征更吻合,更具有平面特征的可能性;与双差法相比,精定位事件覆盖范围更广。本研究精定位结果显示:断层整体为虎牙断裂西北向的延伸,根据余震分布和特定震源区的校正项分布,认为此发震断层应分南北2段;余震区长度为40km左右,西北段宽度为10km左右,东南段宽度为6.5km左右。我们通过逐个台站分析相应源区的校正项,根据余震展布及九寨沟台记录的校正项信息拟合了断层的走向范围为:144°~153°,倾向范围为6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