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卒中是人类常见多发病,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20~180/10万,年病死率80~120/10万,而动脉狭窄是主要因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20%~30%的卒中是颈动脉狭窄性病变进行性发展所致,因此,颈动脉狭窄多年来一直是神经科学者关注的热点。人类对于颅外颈动脉与脑功能的关系、颈动脉病变在TIA和中风发病中的作用以及手术消除病变和预防缺血症状等方面知识经过近3000年的探索才得以确立。1684年,Thomas Willis最早在尸检时发现颈动脉完全闭塞,并将颅内血管循环网以自已的名字命名;1905年,Chiari强调了颅外颈动脉闭塞性病变和动脉斑块栓子是致病的直接原因;上个世纪50年代,Fish对颈动脉狭窄的病理进行了研究,提出:对颈动脉分叉处病变进行外科干预可能有效地预防中风;1951年,三位阿根廷医生为一位患有失语和右侧偏瘫的41岁男性患者进行了颈内动脉狭窄病变的切除及MCA-STA吻合手术;1953年DeBakey成功的为一名53岁反复TIA发作的患者行颈动脉粥样斑块剥脱手术(CEA),病人3年后才死于其他疾病;此后大批学者报道了不少的手术病例,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疗效较差的手术治疗结果相继报道使得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医生对CEA的疗效充满了怀疑,特别在80年代后期有关CEA并发症报道的不断出现,更使一些怀疑者对以前非随机对照的结果表示怀疑,疗效较好的报告甚至被认为是赞成手术的的外科医生不严密选择病例的结果。这种争论使80年代后期全世界CEA手术的病例数急剧下降。为了解答针对CEA手术有效性的疑问,一些大规模的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应运而生,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试验结果相继发表,代表性的有:①北美有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协作组(NASCET,1988~1991)②欧洲颈动脉外科试验协作组(ECSTCG,1981~1991)③无症状性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研究(ACAS,1987~1993)。得出重要结论:①CEA对治疗近期大脑半球缺血和TIA以及致残性中风的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非常有效;②对伴有脑缺血症状的重度颈动脉狭窄,CEA是最佳的治疗手段;③CEA对无手术禁忌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86%的病例有明显的预防中风的疗效。受上述试验报告的鼓舞,90年代以来全世界CEA病例数急剧增加,文献报道数量亦成倍增加,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不断的积累经验,CEA手术本身的操作已日趋成熟。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CEA的并发症越来越少,到八十年代末期美国每年约有10万人接受CEA手术。九十年代初,几项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相继对CEA的有效性进行了客观评价,认为CEA治疗颈动脉狭窄优于内科药物疗法,一些学者甚至称之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CEA毕竟是一种手术,有一定的创伤和危险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临床医生们又在思索着能否有更为微创的方法来解决颈动脉狭窄的问题,Dotter于1964年首先描述经皮腔内动脉成形术(PTA),Kerber等于1980年由颈总动脉分叉处远端切开血管行颈总动脉近端球囊扩张术治疗颈总动脉狭窄。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多限于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单纯球囊扩张后可发生内膜撕裂、斑块移位和栓子脱落以及血管壁弹性回缩,引起动脉夹层,甚至闭塞。脑栓塞以及再狭窄成为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球囊导管的出现使PTA技术得到飞跃发展。Mathias是这一方面的先驱,在经过对动物进行实验后他于1979年为1例女性颈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患者行PTA手术,1980年又首先报道一例颈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的PTA术,于1989年成功进行世界首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S),随之世界范围内CASS的病例不断出现。随着支架置入技术上成功率的提高(98%~99%)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下降,CASS有逐步取代CEA的趋势。以国内为例,据统计,从1994年到2005年9月,国内全文报道了297篇关于颈动脉狭窄研究的文献,其中CEA治疗有1578例,而CASS治疗有4165例之多。颈动脉支架术的合并症:①过度灌注损伤是最早发现的CASS术后的一种合并症,它是由于闭塞、狭窄的颈动脉开通后,脑组织血供骤然增加,超过脑血管的自主调节能力,造成脑水肿、毛细血管破裂、血管旁出血以及脑内血肿等。②脑栓塞是颈动脉支架术的主要合并症。③动脉穿刺部位血肿。④颈动脉痉挛、夹层及闭塞。⑤心律过缓和低血压。⑥支架再狭窄和支架变形。本实验着重进行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动物实验研究,并在临床中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的支架植入进行了初步的观察总结。第一部分猪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稳定可靠切实符合人类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治疗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普通猪10头,采用血管内膜热空气损伤法在猪的颈总动脉上造成特定条件的损伤,实验程序:动物麻醉→取耳血查血脂→行双侧颈总动脉热空气损伤→高脂喂养二月→取耳血查血脂→颈动脉彩超、DSA及CTA检查→切取病变处颈动脉行病理学检查,评价猪血管狭窄程度和病理改变特点。颈动脉内膜热空气损伤法:以无菌技术显露并游离一侧颈总动脉,长约5cm。远近两端用动脉瘤夹阻断,纵向切开血管,翻转后,电吹风中档,距20cm处,3分钟;生理盐水冲洗,原位缝合,置换盐水后再通。缝合全程软组织。术后即刻肌注青霉素80万单位,以后在饲料中加入氟哌酸,0.4g~*3/日,共5天。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定:以DSA机器上自带软件精确测量每根颈动脉最狭窄处的最小残腔直径(DMS)和狭窄远端正常颈动脉直径(DCC)。狭窄率=(DCC-DMS)/DCC~*100%。狭窄程度的判定:狭窄率<70%为不能满足实验需要,狭窄率≥70%为满足需要。结果:实验用猪无死亡,20根颈动脉1根狭窄率<70%,19根狭窄率≥70%,建模成功率95%,无完全血管闭塞。高脂喂养不同时间猪血脂测定结果:高脂喂养二月后可见LDL-C比基础值增长了近15倍,而在TC中,LDL-C易于造成内皮损伤并易进入内膜下参与粥样硬化,与之相对应,具有抗粥样硬化作用的TC成分HDL-C仅增加了9倍。损伤前与损伤后二月颈动脉彩超显示损伤处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峰值增高,DSA及CTA均显示颈动脉明显狭窄。猪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形成后病变病理特点:内膜明显增厚,细胞数目减少但细胞体积增大,胞内脂质成分增多,中膜变薄,内中膜之间常见断裂现象,偶见胆固醇结晶。结论:既往有关颈动脉狭窄动物模型均建立在鼠、兔及犬的基础上,然而,上述实验动物的颈动脉在形态学上与人体差异较大,评价狭窄程度上在依赖DSA这个“金标准”时操作困难程度高。猪的颈动脉与人类近似,且行DSA时操作也与人体相似,成功率显然也高,按本实验方法,损伤后喂养二月的猪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和病理改变均较好符合颈动脉狭窄治疗研究之实验需要。第二部分猪颈动脉狭窄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目的:研究猪颈动脉狭窄前后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第一部分所述方法,建立猪的颈动脉狭窄模型,模型建立前后,采用美国Acuson公司生产的3D彩超仪,经颈部用6MHz探头检测颈总动脉血流特征;各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流速(Vm)及搏动指数(PI)。测量部位和内容与术前相同。记录其狭窄处残余管腔内径(d)、附近正常管腔内径(D)、斑块性质和最狭窄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并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血管内径狭窄程度和每分钟血流量(Q)。内径狭窄程度=(D-d)÷D×100%Q=Vm×S×60其中S为血管面积,Vm为时间平均血流速度。计算Q时,应在靶血管管腔相对规则处测量S和Vm,声束与血流方向之间夹角均<60°。应用彩超探测动物大脑中动脉(MCA)血流的变化。术后二月内分别行、彩超和DSA检查,其结果与术前进行对比分析。对10例动物手术前后术侧颈内动脉PSV、血流量和双侧MCA的PSV进行自身对照和显著性检验,全部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 10.0软件,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猪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建立后,大脑中动脉PSV均有所变慢[术后(95.78±9.86))cm/s,术前(72.04±12.24)cm/s,P<0.05]。术后二月颈内动脉PSV较术前显著增快[术后(244.76±52.30)cm/s,术前(113.09±19.92)cm/s,P<0.05];血流量均有显著减少[术后(215.18±41.55)ml/min,术前(382.68±33.26)ml/min,P<0.05],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高脂喂养二月,猪的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管腔明显狭窄,内膜增厚,并有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附壁。模型建立后,猪的颈内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最高速度达(104.9±12.0)cm/s,而术前最高速度仅为(54.7±7.4)cm/s,彩超显示高脂喂养二月后,猪的颈动脉搏动呈现高阻力型,阻力指数RI明显上升[术后(0.91±0.09),术前(0.28±0.07),P<0.05]。结论: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的检查方法,简单、迅速、准确,能够直接清晰显示动脉内膜的改变,了解斑块的大小、部位及对血管血流的影响。②猪颈动脉严重狭窄后,颅内动脉灌注压下降,出现血流速度降低,即双侧半球、前后循环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的不对称性改变,而颅外动脉出现血流速度增快,彩超显示峰值增高,血流量较狭窄前明显减少。③脑血管造影虽然是诊断、评价血管病变的“金标准”,但鉴于该技术的有创性、费用高及不易接受等原因,不可能作为筛选或反复检测的手段。彩超检测技术具有简便、可重复、经济等特点,是诊断颅内和颈部大血管狭窄的可靠指标。第三部分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的初步观察目的:总结3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经验。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05年11月,经门诊筛选的脑缺血病患者,其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符合NASCET的纳入标准,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55~79岁,平均64.3岁。24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脑缺血发作(TIA),2例为严重不能缓解的头晕,6例为陈旧性脑梗死,无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伴有高血压病者23例,高血脂者15例,糖尿病者7例。影像学资料:病人术前均行脑MR扫描,部份病人术前及术后还行DWI及PWI加权成像检查,以了解有无新的脑梗死,所有病人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及动脉内斑块,DSA检查示:颈动脉分叉部并延伸到颈内动脉狭窄23例,另9例狭窄主要位于近端的颈内动脉。利用血管机上自带软件测量所选病例颈动脉狭窄程度均超过70%,其中有8例病人超过90%,平均狭窄程度(76±20)%,狭窄长度为1.6~4.2cm。术前3~5天给予抗血小板准备,(氯吡格雷75mg,1次/日,加用阿斯匹林300mg,1次/日)。术中常规监护,视情采用局麻或全麻,一般情况下均采用局麻,右股动脉穿刺成功后置入9F鞘,全身肝素化后行主动脉弓上造影及颈动脉,锁骨下或椎动脉造影,评估造影结果,确认所要进行治疗的血管是病人症状的责任血管,撤出造影管,将导引管放入患侧颈总动脉,在Roadmap下将过滤伞通过狭窄处到达远端正常血管,至少距离正常血管处4cm,释放保护伞后在过滤伞微导丝的同一轨道上将所选定的支架跨过狭窄部位,透视下将支架安放在选定部分,如支架扩张不满意,可选取合适球囊行后扩张,使支架能充分扩张到和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直径接近(大致即可,因支架术后还有自膨功能),回收保护伞,术后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0.4ml肌注,1/12h,3天。同时口服氯吡格雷及阿斯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术后3月任选一种抗血小板治疗至少6月以上,严密随访。结果:病人原有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无操作技术失败,8例病人狭窄程度超过90%患者考虑保护伞通过困难先选取Amii球囊行预扩张,其余患者均直接放入保护伞后进行了支架植入,支架植入到位情况满意,有2例病人因颈动脉狭窄位置过高而将保护伞放置在颈内动脉岩骨段水平,20例病人支架植入后发现狭窄改善不满意而行后扩张,残余狭窄率均小于30%,术后颈动脉平均狭窄率从(76±20)%降低至(15±18)%。本组病人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20例病人在颈动脉分叉处行球囊扩张时(不论是预扩还是后扩),出现心率减慢,12例出现血压下降,经注射阿托品及多巴胺后好转,未引起不良反应。所有病人均行彩超随访,16例患者行DSA复查,随访最长时间18月,7例支架植入后3月发现支架有不同程度狭窄,但狭窄率未超过50%,支架内光滑,考虑有血管内皮形成,且病人无脑缺血症状,故未行进一步处理。结论:血管内治疗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有效手段。选择合适的病例是CASS成功的前提和重要条件,CASS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栓塞,使用保护伞可以有效降低中风的发生,严格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术中精细操作及术后的密切观察处理是防止手术失败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