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的研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g_zhouwg_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大豆资源非常丰富,大豆蛋白凭借其高营养、低胆固醇等优势成为良好的牛乳替代源。但大豆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脲酶、大豆凝集素、植酸、抗原蛋白、胀气因子等,不仅降低了大豆的营养价值,而且危害动物健康。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经济、安全的抗营养因子活性钝化技术体系,对于保障大豆制品的安全性,提高其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旨在研究传统生浆工艺制备乳中抗营养因子的活性钝化技术,研发一种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将生豆浆煮沸不同时间,检测传统生浆工艺制备乳中残留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发现豆乳在100℃保温4min,脲酶已完全失活,保温6min,胰蛋白酶抑制剂残留14.5%,大豆凝集素残留74.4%,此时蛋白质溶解度为81%,豆乳营养价值较高,食用相对较安全;然而,大豆抗原蛋白对热较稳定,豆乳煮沸后保温20min,残留率仍高达97.1%。(2)向传统生浆工艺制备乳中接种kefir母液,研究kefir发酵对抗营养因子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接种5%的kefir,于25℃发酵24h时,胰蛋白酶抑制剂残留12.6%(初始为14.5%);发酵42h时,大豆凝集素和β-伴大豆球蛋白(SPAg)含量显著降低(p<0.01),残留率分别为43.8%和64.8%(初始分别为74.4%和97.1%);发酵72h时,植酸仍残留96.2%(初始为100%)。(3)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的酶解时间、酶活力、pH值及酶解温度对抗原蛋白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保持豆乳自然pH,木瓜蛋白酶在酶活力为3500U/mL,53℃水解10min,SPAg残留率为63.1%;菠萝蛋白酶在酶活力为4500U/mL,38℃水解10min,SPAg残留率为67.4%;在此基础上选用木瓜蛋白酶进行水解条件正交优化试验,得出豆乳在酶活力为3500U/mL、酶解温度为56℃的条件下水解15min,SPAg残留率为56.6%。(4)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5℃,出风温度75℃,物料流量为350mL/h。添加2.0g/100g固形物的亲水性单甘酯和吐温80(3:2),所得豆乳粉的润湿性降低40.7%、分散性降低22.2%、堆积密度和溶解度分别提高36.3%和3.4%。在此条件下,为了减少干燥塔的粘粉问题,加入5.4%的麦芽糊精,与未加麦芽糊精的的豆粉相比,润湿性和分散性分别降低22.2%和13.0%,堆积密度和溶解度分别提高3.6%和9.3%。(5)本实验制得的低抗营养因子豆乳粉中抗原蛋白含量均低于市售豆粉(维维、黑牛、冰泉、春仁堂、永和、智力),与冰泉速溶豆粉相比,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分别降低21.4%和12.5%,豆粉的溶解度提高6.8%,润湿性和分散性分别降低74.0%和11.9%。
其他文献
本试验以猕猴桃果浆为原料,对猕猴桃白兰地酿造工艺进行了研究,包括猕猴桃原料酒的发酵工艺,猕猴桃白兰地自然陈酿与人工陈化,以及猕猴桃白兰地成品品质的研究;对猕猴桃白兰地
当前高校心理咨询面临着现实窘境,一方面,心理咨询师人数远不能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兼职心理咨询工作的辅导员多不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高校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师易产生处理问
迄今对宋庆龄流亡苏联和德国(1927年9月—1929年4月)期间的研究,给人的印象是她拥护苏联和中共特别是后者的土地政策。本文作者在俄罗斯看到的几份文件,如邓演达致宋庆龄的信
介绍了福禄考、紫罗兰、霞草、羽衣甘蓝4种园林花卉植物的形态与习性、繁殖技术、栽培管理与应用,以供种植者参考。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当前职业教育以技能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职业院校作为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直接从事生产实践活动或服务活动的技术人才、
运动式治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政策治理手段,具有反应迅速、治理成本高及易形成路径依赖等特 点.这种治理方式一方面会稳定群众心理秩序,为根治问题扫清障碍,铺平道路.另一方面易
目的使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对其进行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5月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0例,共110
家族企业即使顺利完成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代际传承,网络关系异化问题仍有可能导致其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关系网络的社会性、不可复制性和重构性是导致关系异化的诱因;网络密度、
暖通空调的使用已经越发普遍,社会各界对于暖通空调的要求也逐渐升高。制冷机是其中的核心机械之一。因此,对制冷机进行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暖通空调和制
宝南区块在钻进西山窑组以下地层时,多次发生卡钻、井漏等井下复杂故障,钻井液密度过低是造成该区块井壁失稳主要原因。本文进行了适合该区块的钻井液体系的筛选与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