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发展到当前,各种文学现象令人眼花缭乱。林林总总的文学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学的坚持与回归,又有对现代技法的探索和实验,层出不穷的作家写手,或怀揣对文学理想的不懈追求,或抱着卖字为生的功利心态,每年都会创造不计其数的文本作品。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应用的快速普及,网络写作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写作方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催生了一大批以网文为生的网络作家或写手。慕容雪村就是最早成名并且一直保持旺盛创作力的网络文学作家之一。慕容雪村为人低调,网上出道近十年,却从不公开真实姓名和成长经历,但这并不妨碍他网上网下越来越盛的知名度和关注度。目前已结集出版《慕容雪村文集》,包括四部长篇小说和一部随笔集。作品绝对数量不多,但每发表一部,总会在网络、媒体、市场以及读者、评论者之间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在拥趸和反对同样高的声浪中,慕容雪村本人同时得到了网络、媒体、文化市场、文学批评界的多重关注。慕容雪村的网络文学创作,开辟并逐渐夯实了在戏谑、消遣和媚众之外的全新的一种网络文学话语空间,一定程度上将网络文学从“消费写作”、“身体写作”、“大话文体”等模式化、消费化、低俗化定位中解放出来,在提升网络文学审美价值、重建网络文化秩序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面对“读屏”时代对传统文化生产领域的冲击,在消费霸权占据主导、影像文化强势挤压、文学功能日趋边缘化的现状下,以网络文学的鲜明立场为文学争取了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大的话语空间。以严肃而深邃的人文关怀,对70年代一代人所处的社会“当下”进行“原生态”的现实主义描摹,为考察身处现代都市中的年青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状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以现实主义的清醒和犀利,形成了残酷人生——残酷人性——残酷人世“三步曲”式明晰的创作序列,构建起以“残酷世界”为主题的独特言说方式。本文按照表述需要,共分三章。绪言部分主要介绍当前评论界对于慕容雪村作品的研究成果,并根据评论者的态度划分成两个阵营:“毫不容情的鞭挞”和“浅尝辄止的肯定”。第一章,介绍慕容雪村与网络文学的关系,讨论慕容雪村,不能避开网络文学,这是基本前提。没有网络文学这一平台,便不会出现现在的慕容雪村。网络土壤培育了、繁茂了他,网络时代的消费文化使他名利双收;反过来,他的成功也激励、引领了更多文学青年在网络上耕耘创作,一定程度上繁荣了网络文学。更为重要的是,消费文化的浸淫并没有使他沉浸于世俗的欲望盛宴,他始终以质疑的冷眼和文字的利剑无情地割裂着繁华红尘的假面,将都市人消费和欲望人生中的心灵钝化和人性异变剖析的入木三分。第二章,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之上,分析慕容雪村文本世界的主题图景,主要分为残酷、虚妄和悲悯三个主题,这三个主题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交叉延展。慕容雪村的作品以往更多地被冠以“残酷青春小说”的标签,但其中后期作品,在延续了理想幻灭的虚妄之外,很快从颓废和浮躁中脱离出来,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对人性、对人世的批判和揭露。畅快淋漓的残酷之痛,以及痛后的悲悯和反思充分展示了作者看似无情的笔触后面隐藏着的深刻的人文关怀。第三章,重点分析慕容雪村网络小说的艺术风格,包括叙事结构和语言风格。网络创作受限较少,从内容到形式都带有明显的实验性。慕容雪村作为一名网络写手,其作品的艺术风格更侧重于“好看”、吸引眼球,叙事结构简单却富有张力,表现形式夸张却收放有度,语言风格幽默却犀利精致,既充满了网络文学的流行元素,又不乏传统文学的可读性和艺术性。结语部分笔者旨在总结概括前文论述的内容,对慕容雪村进行客观和严肃的评价以及定位:慕容雪村受益于网络文学又发展了网络文学;小说主题多层次,多内涵;艺术风格特立独行,突出了网络文学的特点;作品剖析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最后予以建议和展望,期待慕容雪村更多优秀作品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