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模拟器中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iyig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海模拟器规模的持续扩大与功能的不断完善,其系统的通信负担也在显著增加,出现了数据传输延迟等问题,这意味着航海模拟器现有的数据通信能力将会制约其不断拓展。因此,对于航海模拟器数据通信模块的持续改进与进一步完善势在必行。本课题针对航海模拟器对数据通信实时性、可靠性、灵活性的要求,结合航海模拟器数据通信的现存问题,在航海模拟器中引入了通信服务器,搭建了基于Adaptiv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自适配通信网络/环境,以下简称ACE)技术与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式的数据服务平台,编程实现了试验系统中客户端与通信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系统地分析了ACE技术的体系结构、框架模式、技术特点及其优势,重点研究了Acceptor-Connector框架、Proactor框架与Task框架的内部机制与功能在航海模拟器数据服务平台的应用。(2)对比分析了单线程、Thread-per-Request、线程池3种通信并发策略,着重研究了半同步/半异步通信并发策略在航海模拟器数据服务平台的应用。(3)研究了Client/Server通信模式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势,并基于Client/Server通信模式、半同步/半异步通信并发策略搭建了航海模拟器数据服务平台。(4)基于Client/Server通信模式,对航海模拟器的结构与数据通信链路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增加了功能模块与内部接口的设计。(5)基于ACE Acceptor-Connector框架,实现了客户端与通信服务器连接的建立;基于ACE Proactor框架与ACE Task框架实现了通信服务器的功能,即完成了数据包信息的接收、暂存、发送以及内存空间的释放。(6)使用VS2008编程,完成了客户端与通信服务器中通信模块的设计,在试验系统中实现了客户端与通信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其他文献
图像序列的超分辨率复原技术就是在不改变图像观测系统的前提下,利用已有的低分辨率图像采用某种方法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低分辨率图像通常可用CCD亚像元成像技术获得,利用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大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给全社会生产、生活甚至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危害,也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儿童及青少年是应激事件的脆弱人群,需要对他们进行
本文根据旧路调查和FWD弯沉测试结果,确定再生深度,形成了水泥全深度冷再生、泡沫沥青全深度冷再生和面层泡沫沥青冷再生三种冷再生方案,提出了确定冷再生方案的具体方法;在参考
在船舶操纵和靠离泊的过程中,需要船员对舵轮、车钟、缆绳等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才能保证船舶操纵和靠离泊过程的顺利完成。因此,在船舶操纵模拟器中,很有必要对船员及其动
我国边防界河、界湖众多,界河航道的岸线、水深、航标、跨江建筑等情况复杂多变;碍航物、浅滩水域多,且位置尚不明了,不但给界河航行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而且也降低了界河通航
随着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对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铁路的信息化、智能化。如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利用无线通信网络双向传递车
随着铁路生产力布局的不断调整,电务段的管辖范围越来越大,车间分布广阔,设备人员分散,安全生产控制点越来越多,使安全生产的指挥、监督、控制及管理工作,日益明显暴露出了指挥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