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亟需发达的农村金融体系。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存在一些弊端,农民申贷渠道狭窄,并且在农信社“一家独大”的情况下,农村金融外部竞争缺乏效率,这通常会使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需求缺乏敏感性,从而带来金融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对称,制约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丽水农村金融改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但金融创新改革措施的实施往往会带来潜在的风险,阻碍改革的开展,使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并影响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可复制性和推广性。因此,笔者选取我国十大典型地方金融改革之一——浙江省丽水市农村金融改革为题,对农村金融改革的风险展开研究,解析风险生成的内在因素,并探索风险防范和化解的途径,这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从农村金融风险成因、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以及农村金融改革与风险控制的关系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接着介绍了本文的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等方面。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丽水农村金融改革的风险分析和相关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本章创新的对农村金融改革这一动态过程的潜在风险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在此之前,本文对农村金融的相关理论和特征做了简单叙述。对丽水农村金融改革的风险分析方面,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调查法,了解改革的现状,对丽水农村金融改革的概况进行了阐述。接着使用了理论分析——博弈论的方法对农村金融改革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了博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会导致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失败。再运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从林权抵押贷款相关法律缺失及变现难、农房抵押贷款估值难及变现难、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机制落后、农村信用评估失真、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监管缺失和财政激励失效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潜在风险及其形成原因。在前文潜在风险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的法规体系、完善中介服务机制、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的自身建设、提高外部监管能力、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风险意识和建立风险分散及补偿机制等六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