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快速成长起来,市场机制走向成熟。然而,在改革过程当中,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相对滞后阻碍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重新定义了市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使得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理论上得到了明确地界定,这就更加需要当局在改革中,不断地进行理论与路径创新来为政府经济职能转变服务。“郡县治,天下安”。在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县域经济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县级政府同其他各级政府比较而言,其职责与权能不单完备并且具体,也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新的形势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时,县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县区发展的计划,大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从而地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所以,在新型政府与市场关系视角下,探究县级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路径,不单能丰富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理论,而且能探析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路径。本文在论述县级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特点、作用的基础上,结合莘县经济发展的现状,由“点”及“面”,总结了县域经济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对农业服务的缺位;三大产业发展不平衡,影响县区总体经济活力;政府的过度地介入,导致市场机制难以成长和发挥作用;基础设施建设乏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难以协同共进等。把实际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从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根据党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最新论断,就县政府经济职能转变提出了建议。本文所提出的政府切实转变经济职能的主要途径包括一是全面推行负面清单制度,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三是处理好三大产业间的发展关系,四是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体化发展。从内外因角度分析,县级政府实现经济职能的转变,仅仅经济职能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它一些支撑条件,包括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县级政府自身建设、市场自身的约束机制的发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