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神精神:古典悲剧神秘性在《悲悼》中的复现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ense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金·奥尼尔(Eugene Gladstone ONeill)是美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戏剧家之一,可比肩现代最优秀的作家,如易卜生萧伯纳等,而且可以跟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和莎士比亚相媲美。奥尼尔位列最杰出的现代戏剧家之列,与古希腊悲剧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奥尼尔戏剧创作的古典特质在《悲悼三部曲》(1931)中得到体现,他将古希腊悲剧《额瑞斯提亚三部曲》的情节结构与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社会现实相结合,赋予现代悲剧以庄严神秘的古典美,强化了现代戏剧悲剧化的神秘感及艺术感染力,《悲悼》中古典神秘感来源于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特质的复现。酒神体现了个体存在的悖论性,挣扎于欲望和奉献、生与死的悖论中,是《悲悼》中人物生存状况的写照;酒神亦是个体存在含混性的体现,蕴含多重性别身份,在权利的中心与边缘徘徊,现代戏剧也体现出个体性别身份含混,集体性与个体性共存的状况;酒神也反映出个体存在的融合性,在艺术创作中,体现了不同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原初浑一性,《悲悼》在舞台艺术、内在结构、情感表达上体现了绘画、音乐、抒情诗等艺术形式的融合;酒神也是个体存在历史性的见证者,体现历史存在的前后联系性,将原始社会图景带入了悲剧创作的整体氛围中,赋予现代悲剧广阔的审美视阈。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宣扬酒神精神的悲剧魅力,并与此同时宣告了因酒神力量的衰颓而导致的悲剧的衰落。然而,《悲悼》中酒神精神的复现,可以说明,悲剧这一人类文化中的瑰宝,不会轻易走向衰亡,内容与形式会改变,但精神意蕴犹存。
其他文献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趋频繁,翻译研究已经从纯语言角度转向文化角度,翻译被广泛视作文化交流行为。习语是人类语言文化的结晶,其翻译已引起了翻译界的重视。但是汉语习语的英译却
学位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翻译研究者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翻译不单单是语言层面的问题,还牵涉到社会语境。学者们不再仅仅研究语言层面的翻译,而是将社会、历史、文化等语言外部的因素也
本文在对语法化框架及日语句型的定义进行整理的同时,从共时角度出发,摸索语法化理论作为研究框架对日语句型研究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为此,文章首先从理论角度论证了语法化理论框
隐喻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的亚里士多德时期。传统的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是语言的非常规用法。然而,1980年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是一个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