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微织构刀具的优化设计及切削机理研究

来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制造的绿色发展趋势,需要更好性能的切削刀具。近年来,在切削刀具表面引入微织构是一种常见的提升刀具切削性能的方法。优秀的微织构尺寸、合理织构横截面形状以及适宜的织构方向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的作用,能够明显的改善刀具的干切削性能并减少刀具的磨损。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超声振动辅助切削技术来提高切削效率。本文以国内外现有的微织构刀具相关文献和机理分析为基础,选取了优秀的微织构尺寸范围,设计了矩形微织构刀具,三角形微织构刀具,半椭圆形微织构刀具和曲线形微织构刀具,并结合实验和有限元仿真技术,将表面微织构制备技术应用于刀具前刀面,研究了不同切削用量和振动参数下织构形状、尺寸和方向对微织构刀具切削性能影响规律,优化了织构的几何尺寸参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对微织构刀具减摩抗磨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二次切削现象中的切屑流入角和厚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按选取的织构尺寸范围和设计的四种微织构形状建立刀具模型,并导入有限元仿真软件中进行切削仿真后得到Von Mises应力分布云图,通过比较应力的分布状态和大小选取优秀的织构尺寸范围和织构形状。(2)在刀具表面应力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对织构几何尺寸进行进一步优化。为了综合考虑织构参数之间的交互关系和减少实验次数,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表。对不同编号的微织构刀具分别进行了有限元切削仿真,探究微织构宽度、间距和深度对刀具磨损、切削温度、切削力、切屑卷曲、以及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并最终得到优化后的微织构几何尺寸:织构与切削刃距离T=120μm、织构宽度W=50μm、微织构间距P=50μm、织构深度D=30μm。基于优化得到的尺寸进行了织构方向的优化以及材料去除率对微织构刀具切削表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切削刃成45°角的织构在提升刀具切削性能方面比垂直或平行于切削刃方向的织构更有优势,随着材料去除率的提高,微织构刀具的优势逐渐减弱,这种现象在降低切削力方面出现得更早。(3)结合实验和专业切削仿真软件研究了微织构刀具在振动辅助条件下的切削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振动辅助切削条件下普通刀具的切削表现,在超声振动和微织构刀具的优良性能的耦合作用下,在不同的切削参数下仍可以降低主切削力约5%~19%,以及可以更好的改善应力集中情况。(4)针对使用微织构刀具切削过程中的发生的二次切削现象进行了机理分析和仿真研究,研究发现减小织构宽度和合理的二次切削半径是缓解二次切削的有效途径。此外,将振动切削条件下的二次切削现象简化为高速振动精密切削模型,研究发现,改变振动频率和振幅最高可延长三倍的刀具寿命,但是由于振动切削提高了材料去除率,使其在降低切削温度方面表现不明显。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课程思政的开展必须结合课程特点,做到一课一策。文章在剖析《供应链管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从打造高质量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系统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全面拓展课程思政教学平台、以及提升课程思政的高阶性等四个方面,对《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的高阶性教学实践做了阐述和总结,对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含有大量的多酚类化合物,以花青素含量尤为突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然而其味道苦涩,导致其果实未被消费者广泛食用。目前,我国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深加工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开发出口感佳且接受度高的黑果腺肋花楸产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黑果腺肋花楸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以
中文语境中的历史论述常将奥姆斯特德作为波士顿公园体系营造的支配性角色,通过对波士顿公园体系的概念缘起进行考察,尝试突破以奥姆斯特德为中心的历史论述。借助城市形态学研究中的空间演变视角对19世纪波士顿的历史地图进行整合与研究,展现波士顿公园体系在百年间的空间形态演变。在此基础上,从波士顿的文化政治、地理地质及卫生改革三方面对这些空间形态演变作出相应的历史阐释,以推动空间营造与其时社会语境之间的相互关
目的 现有的GB/T 19146-2010《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和GB/T 19665-2005《电子红外成像人体表面测温仪通用规范》2个相关国家标准在性能要求上差异明显,但适用范围和定义上区分度不高,导致部分红外热像仪生产企业采标不当,直接影响了该类产品的临床使用效果,本文为促进企业正确采标,对2个标准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本文从红外热像仪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比了GB/T 19146-201
文章主要研究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应用,针对当前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中主要应用的软基加固技术进行了介绍,同时以某市政道路工程为例总结了市政道路软基加固技术的具体应用,包括技术具体要点以及应用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市政道路软基施工处理积累经验。
分析了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并以市政道路工程为背景,提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原则,详细介绍了常用的几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包括土层置换技术、排水固结技术、砂砾垫层技术等,通过分析得出:由于软基处理方式较多,施工人员应结合软土地基的类型和实际情况来选择处理技术,从而提升处理效果。
阐述深度学习的内涵及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存在的问题。以2022年高考英语全国I、II卷读后续写为例,探究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提出在续写时,学生应合理分配时间,从厘清原文的伏笔、掌握原文的语言特色、定“两条”设“四点”主题升华三步展开,从而写出情节合理、语言风格一致的高质量文章。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课程改革意见,提出了需要建立核心素养体系,并依据其明确各学段各学科所要达到的程度。2016年,林崇德领导的研究小组继续深化核心素养概念,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2017年,为相应国家号召,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出台,旨在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科学思维作为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学考试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能力的薄弱环节。因此分
为探索以“华侨华人”为主题词的国际学术研究脉络,借助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收录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2010—2019)十年内的学术语篇进行定量文本挖掘与定性文本细读。结果表明:多学科跨学科的华侨华人研究得到全球性的关注和支持;“全球化”“身份”“态度”“高等教育”“学生”“人才”等成为研究热词;全景式的“中国人才流动”与“理解非洲叙事”这两个主题领衔研究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