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是我国传统养蜂业独有的当家蜂种。近代以来,中国养蜂业的文化建构开始模仿西方的技术体系,自1896年引进意大利蜂等西方蜜蜂后,引发了严重的“生物污染”问题,中华蜂种群数量、分布区域不断萎缩,并濒临灭绝,2006年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禽畜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中。而且,传统中华蜂饲养业与中国的传统医药、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和中国人的体质健康问题息息相关,所以保护中华蜂刻不容缓。麻山世居地的苗族乡民有一千多年的养蜂历史,养蜂业的一系列传统规范已经融入到苗族乡民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等意识形态中,使得苗族文化与中华蜂结下了不解之缘。提起传统养蜂,不知内情的人往往会误以为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养蜂业并无二致,甚至把传统的中华蜂饲养与外来的意大利蜂饲养混淆起来。其实不然。通过田野调查,笔者发现麻山苗族的传统养蜂业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在近代以来国内意大利蜂饲养业发展的大潮流下,麻山苗族乡民的传统养蜂业不但没有绝迹,反而能够发展壮大、传承至今,一方面是喀斯特山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造就了当地养蜂业的兴盛,成为当地传统养蜂业赖以维持的生态基础。另一方面,麻山苗族养蜂业历史悠久,积累了很多与养蜂相关的一系列本土生态智慧。如今,中华蜂种群在全国范围内濒临灭绝,而麻山各民族一直以来饲养中华蜂的习惯和各自的传统养蜂技术,使得此地区的中华蜂得以保种,对中华蜂种群的壮大发挥着推动作用。这两方面的共同结合缔造了麻山苗族养蜂业的辉煌。笔者在宗地乡的田野调查中发现麻山苗族乡民的传统中华蜂饲养业有着一系列的技术体系,包括养蜂装置、蜂群驯化、生物防治、文化制度规约、割蜜技术等多方面的特异性。通过挖掘当地苗族乡民传统养蜂业的技术智慧,从而展开对传统中华蜂饲养业的文化生态探讨。同时,麻山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是国家重点扶贫区域,但如今该地区苗族等民族的贫困问题依然相当严重。笔者通过分析总结以往各种扶贫思路和扶贫政策,认为麻山地区此前的各项扶贫均没有切中扶贫的“要害”,因为它们没有充分关注当地民族的文化,更没有将扶贫和民族文化的关联性进行探讨,这也正是扶贫所欠缺的环节。在田野调查中,笔者发现麻山地区的养蜂户通过出售蜂蜜等蜂产品,获得了可观的收入,甚至在乡民中率先实现了脱贫,这为地区扶贫带来了可能。此外,在麻山开展的石漠化灾变生态恢复试验项目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了中华蜂在葛藤、藤竹草、鸡矢藤、常春油麻藤等藤蔓类植物授粉繁衍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与藤蔓类植物形成自然匹配,保证生态恢复系统的稳态延续。所以,针对麻山这样一个特殊的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关注苗族等各民族的文化生态,从挖掘当地苗族养蜂业的本土生态知识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展地区扶贫,是当前扶贫亟需转变的途径。因此,笔者主张,应当将振兴传统中华蜂饲养业作为麻山扶贫的切入点,把扶贫攻坚、石漠化生态恢复、民族文化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法令保障,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扶贫目标,也将实现文化、生态和扶贫共同收益,“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