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中的城市边缘区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guo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而城市边缘区已发展成为变化最大、发展最迅速、问题最多和最敏感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异质性.从静态指标来分析,城市边缘区具备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属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土地利用上呈现过渡性特征;边缘区人口构成复杂,既有城市人口,又有农村人口,还有大量外来暂住居民;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相互交错和衔接地带,其文化结构多元;其经济结构多元;同时,在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上,城市边缘区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也是其一个重要的特征.本人认为,从动态方面来看,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其影响因子是多方面的.首先,城市边缘区发展存在的必要条件在于城市化,城市化的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力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边缘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产业的结构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转移、制造业的扩张和转移,以及旧城改造和郊区化运动,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张力;人口和人口密度因素也是影响城市边缘区的重要一极;而政府行为,如居民住房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及行政区划的调整,都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生态产业是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保证;城市边缘区相对良好的区位条件也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催化剂.这些因子的组合作用直接决定了城市边缘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力度.本人认为,在处理城市边缘区的发展问题时,应该掌握城市边缘区自身的特点和影响因子来合理运用手段,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来对城市边缘区施加影响.我们要加强政府的指导作用,合理规划边缘区的土地利用;通过对产业结构深层调整来对城市的经济活动进行引导,加强第三、第二产业比重,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城市边缘区的人口素质,包括其职业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和加强社区建设来提高城市边缘区的社会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解决好城市扩张所带来的"城中村"的问题和环境问题.
其他文献
学位
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忽视或盲目建设城市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的现象,该文从对城市空间概念的界定切入.在分析现时中国大城市中,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大城市中公共空间的
本文从南京大学大礼堂(原金陵大学礼拜堂)维修保护工程的个案出发,通过对这个典型的近代建筑文化遗产双重误解的原始设计及建造过程,以及对金陵大学及早期教会大学校园建设发
作为对一切建筑现象与建筑问题的科学评价和理论建构,建筑批评在建筑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建筑批评的理论与具体方法,是
学位
本文对如何健康、高效地推进贵阳市的城市化进程进行探索,指出贵阳市在西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贵州省首位优势明显,本文试图论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健康的推进城市化进
1998年,上海开始实行住房制度改革,房产市场开始飞速发展,一个个现代住宅区纷纷建成,而与此同时,一些福利型住宅区却开始逐渐衰落.本文主要针对这些建于1949-1989年间的福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财富的不断累积,不可再生的土地成为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主要的解决之道就是向高空发展,以高度代替广度,以密度追求效率,于是超高层建筑应运而生。而城
The idea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firstly started since my work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field, in the Ministr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on,especially the depar
学位
本论文针对高校综合性餐饮服务中心的建筑设计与技术设计如何满足新的需求进行了研究.在建筑设计方面,针对高校综合性餐饮服务中心的规划布局与校园总体功能的协调,大体量建
随着近几年汽车大量进入居住区,使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设的居住区的停车问题日益突出。乱停、乱放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居住区的生活环境质量。本文针对已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