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肺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类型,虽然随着靶向药物在临床上的普及,晚期肺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十年前有着显著的提高。然而靶向药物仅对敏感性突变患者有效,而且最终会导致靶向药物的耐药。抗PD-1药物的出现使免疫治疗得到重视,也使PD-L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得到关注,有研究认为抑癌基因p53的突变可能通过micro RNA调控PD-L1的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p53蛋白及PD-L1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仍不清楚。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肺腺癌组织中PD-L1和p53表达水平,分析PD-L1蛋白与p5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PD-L1、p53对晚期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内容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晚期(IV期)肺腺癌患者病理蜡块共43例。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D-L1、p53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spearman法分析p53、PD-L1阳性表达与晚期肺腺癌客观缓解率及两者相互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的生存率,用log-rank法进行差异性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在晚期肺腺癌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为53.5%,p53的阳性表达率为60.5%;除PD-L1与Ki-67表达率有关外(p=0.043),PD-L1、p53的阳性表达与其他临床及病理特点间并无明显关联。2、PD-L1的阳性表达与p53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rs=0.104,p=0.506)。3、PD-L1的阳性表达与客观缓解率呈正相关(rs=0.402,p=0.008)。PD-L1阳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0个月vs6.9个月,p=0.02)及中位总生存期明显优于PD-L1阴性组(23个月vs14.5个月,p=0.009)。4、p53的阳性表达与客观缓解率无相关性(rs=-0.009,p=0.96),p53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中位PFS(8.5个月vs 8.8个月,p=0.73)及中位OS(15个月vs17个月,p=0.89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Ki-67表达量及PD-L1表达水平为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PD-L1阳性表达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较PD-L1阴性患者更高且中位PFS及总生存期较阴性患者更长;p53的表达与客观缓解率、中位PFS及中位OS无关;2、肺腺癌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与p53阳性表达间无相关性;3、PD-L1是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