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某含锌铜矿选矿工艺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uuu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选择辽宁某铜矿区的原矿作为研究对象,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和闪锌矿等矿物为主。从矿石的组成结构及性质入手,对原矿进行了多元素化学分析、矿物组成分析、粒级分析以及原矿铜物相分析。通过对矿石进行选矿条件试验,确定选铜的最佳条件:磨矿10分钟,-0.074mm占75%,矿浆pH值大约调解在11,在抑制药剂试验研究中,从三种方案中优选硫酸锌和亚硫酸钠的药剂方案,并确定最佳条件:硫酸锌500g/t和亚硫酸钠500g/t,搅拌时间2min。通过对捕收剂进行试验,得出最佳条件为:是黄药15g/t和黑药15g/t,搅拌时间2min,经过三次精选和两次扫选。并对锌和硫分别进行试验条件研究,确定了选锌的最佳条件:硫酸铜200g/t和黄药10g/t经过三次精选两次扫选,pH值大约调解在13;选硫的最佳条件:加入活化剂硫酸1200g/t,pH值大约调解在10.5。通过试验了解到铜品位和回收率与磨矿细度成正比,同时增加磨矿细度对可以减少锌和硫在铜粗精矿中损失。pH值对控制铜粗精产率有所影响,对黄铁矿也有有效抑制。适当的药剂制度对提高精矿品位有很好效果。经过小型闭路试验表明,在原矿获得了含铜26.97%,回收率93.54%;获得含锌49.4%,回收率为73.01%;得到含硫39.48%,回收率为78.64%的选矿指标。通过闭路试验选出来的铜精矿的品位能达到市场要求的铜精矿品位标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对安全的重视逐渐增加,中学安全教育也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在教育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降低学校事故的发生率、如何提升学校安全教育质量等将是中学教育者的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在当前小学教育阶段,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并且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视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数学
评价指标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的参照标准,多项指标经过组合构成体系。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检验军队思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代际效应凸显,我国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上海早在1979年就率先于全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是我国人口老龄
现场运行证明直流注入式选线定位原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定位方法。该方法为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从接地变压器一次侧中性点向故障系统注入半波直流电流,通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迈入“大众教育”,教育观念不断更新,高教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愈来愈与国人、社会紧密相连、息息相关。面对急速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