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声图像具有廉价、实时、无损伤、无辐射等优越性,临床上可以采用超声图像作为评价肝癌射频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直接观察超声图像中射频消融区域的病灶大小、回声特性、周围血管组织等变化并辅助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检查、穿刺活检、术后随机寻访等手段进行复查。由于缺少定量标准,以及对医生主观评价的依赖,使得误诊时有发生,进而导致病患延误治疗。针对这一现状,目前国内外采用计算机辅助对肝脏疾病图像进行分析与处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几种常见肝脏疾病,特别是脂肪肝疾病进行分类识别并辅助医生诊断,而在借助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考察肝癌射频治疗后的恢复过程,给出治疗效果的评价,尤其是定量评价方面,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有成果性的报道。为实现定量评价肝癌射频治疗效果这一目标,本文在进行动物实验获取肝脏超声图像的基础上,以几类肝脏图像作为分析研究对象,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灰度游程矩阵、复杂曲线分析法、金字塔型小波分解、多分辨率分形布朗运动等经典图像纹理分析方法提取图像纹理特征,给出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从而验证了将几种图像纹理分析方法应用于医学超声图像的可行性。本文采用Gabor变换提取图像纹理特征,计算各阶段图像的特征距离,并采用特征距离的立方对图像矩阵的2范数加权,构造出了一种肝癌射频治疗后复查的定量评价体系。针对该定量评价体系数值变化非单调、数值区间非连续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利用纹理特征编码提取各阶段图像的3维纹理特征,并输入到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训练学习。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将根据网络输出拟合出的随时间成单调连续变化的肝癌射频治疗区域恢复曲线划分成连续的数值区间,从而将射频治疗区域的恢复状态用数值精确表示,构造出更加优越合理的肝癌射频治疗后复查的定量评价体系。本文构建了检验样本集分别对两个定量评价体系进行检验,两者准确率均能达到90%以上。因此可以认为所建立的定量评价体系作为辅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评估肝癌射频治疗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