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观察穴位埋线疗法结合口服氟西汀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按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将合格的脑梗塞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治疗为口服盐酸氟西汀(20mg,晨起顿服),疗程4周。治疗组通过穴位埋线联合氟西汀治疗,选穴:双侧心俞、脾俞、肝俞、足三里,每2周埋线一次,共治疗4周为1疗程,共1疗程。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价疗效,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经统计分析,两组病例治疗前的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梗塞部位、抑郁程度、HAMD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2、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穴位埋线配合氟西汀组的临床疗效,较单纯口服氟西汀组高。3.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ARD、SDS评分较前均有下降,组内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穴位埋线配合氟西汀组与单纯口服氟西汀组治疗脑梗塞后抑郁均有疗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穴位埋线配合氟西汀组可能具有更好的疗效。4.HAMD七项因子积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七项因子积分都有所改善;组间比较,除体重、认知障碍、迟缓两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躯体化焦虑、日夜变化、睡眠障碍、绝望感五项因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抑郁症状,但治疗组在改善躯体化焦虑、日夜变化、睡眠障碍、绝望感方面,更具有优势。结论:穴位埋线配合氟西汀与单纯口服氟西汀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脑梗塞后抑郁患者的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在改善躯体化症状、日夜变化、睡眠障碍、绝望感等具体抑郁的方面,治疗组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