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我国农村部分地区因受到间断或定时供水方式的影响,为了满足生活饮用水的需求,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不得不采取储水器的方式储水。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农村家庭储水卫生现状及影响家庭储水水质常见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促进农村家庭储水安全的措施与对策。方法1.调查对象的选择:在考虑代表性的原则下,在东中西部选择浙江、河南、内蒙古、吉林、云南、贵州、湖北和甘肃省作为调查省份,各省采用单纯随机法抽取1个县。在选择的调查县中,采用单纯随机法抽取5个乡镇中具有家庭储水的农户进行入户调查。2.现场卫生学调查:通过入户询问、现场察看等方式,填写统一的调查表。3.水样采集与分析:原水(集中式供水为用户水龙头放出的水,分散式供水为直接取自水源的水)、储水器水。原水水样采样:集中式供水的管网供水采集管网末梢水;分散式供水分别采集各取水点的水源水。储水器水样采样:采集农户家中储水器内的水,要求储存时间不少于一个晚上。水样保存和分析的具体方法参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4.数据库建立与资料分析:以Excel为基础建立资料管理系统,录入调查数据,经逻辑检查后采用SPSS13.0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本次共调查8个省,调查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40个,入户调查4716户,分析水样2737个,并对影响家庭储水水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2.调查户数中,有95.05%的农户采用专门的储水器盛装饮用水。储水器材质各地存在明显差异,以搪瓷/瓦缸和塑料/胶皮材质居多,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0.53%和34.19%;有11.63%的农户使用金属材质的储水器。取水容器主要以塑料制品为主,占调查总数的62.31%,有32.81%的农户使用金属材料。农户储水条件较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储水器无盖或盖不严/清洁、外部不清洁、取水器皿暴露和不经常清洗储水器等。3.研究显示,经过储存后的水质恶化,水质超标率从70.01%上升到77.97%。主要是肉眼可见物、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明显增大,且储存后的水质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色度和浑浊度超标率降低。存储前后臭和味、pH值、总硬度、铁、锰、耗氧量和硝酸盐超标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变化;分散式供水的色度、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的超标率明显高于集中式供水,并具有统计学意义。4.家庭储水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储水器周围存在污染源、外部不清洁、储水器破裂泄漏、储水器没有盖子或盖子不严密/清洁、不经常清洗储水器、取水器具暴露和储水时间过长是影响储水菌落总数超标的危险因素,其对饮用水水质的恶化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5.水源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周围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水质的危险因素。对于集中式供水,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渗水坑、化肥和农药等;对于分散式供水,主要的污染源是渗水坑、渗漏厕所、化粪池和禽畜饲养场等;同时水质处理率低,大多数家庭对饮用水不做处理,对水质进行消毒处理的水厂占42.50%。6.各地居民均存在有饮用生水的习惯,占调查总数的60.11%;有89.11%的农户基本满意目前的饮用水,主要是希望加强水质消毒,提供集中供水,达到用水便捷安全。结论从本次调查看,农村家庭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有生物指标超标严重。为保证农户家庭储水安全,应加强农村水厂饮用水消毒,为农户寻找高效益、低成本、方便快捷、适合农村家庭使用的水质处理设备,保证农村居民饮水的安全卫生。1.在农村积极开展与饮用水有关的卫生行为促进活动,倡导良好的用水卫生行为习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宣传方式,培养农民安全储水和饮水的良好意识,掌握必备的储水卫生知识,使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由于不正确储水导致的饮水污染。2.在不断提高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的同时,重视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加强水质消毒,使农民真正用上安全便捷的自来水,使农民不饮用或减少饮用储存水,保护农民身体健康。3.对使用塑料/胶皮材料储水的地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了解材料的主要来源、质量以及该种材质对水质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