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安徽典型沿江矿业城市铜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域30年气象观测资料和近2年铜陵市环境监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以及大气颗粒物的样品采集,采用先进的仪器对颗粒物中元素、多环芳烃等成分分析,结合气象科学、环境科学、大气化学等学科交叉理论,探讨了铜陵大气污染物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污染物形成与气象要素之间的耦合机制,为复杂地形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基于对安徽省30年气候变化的特征分析,得出了风速和大气稳定度是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控因素,发现了铜陵不同时间段大气扩散能力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2)研究了工业布局是引起六项基本污染物(S02、NO2、CO、03、PM2.5和PM1o)浓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将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划分为“单峰单谷”型和“双峰双谷”型两大类,得到“双峰双谷”型变化主要受人为影响所致;(3)阐明了大气颗粒物中元素及多环芳烃(PAHs)的时空变化特征,解析了元素及PAHs来源的贡献比例,发现PM10和PM2.5中来源复杂,而研究区车辆废气排放,煤燃烧,生物质燃烧是大气PAHs的主要来源;(4)基于污染物浓度与风速的耦合关系的研究,揭示不同风速对污染物浓度影响作用机制,得出了风速以<1m/s、1~6m/s和>6m/s时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5)研究了混合层厚度、污染物浓度和时间的变化特征,得出污染物最大日均浓度与混合层高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阐明了混合层厚度对颗粒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的作用关系:(6)基于对铜陵江陆风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得出江陆风导致靠近长江处的污染物浓度低,白天会自沿岸向城市内输送,阐明江陆风引起的扰动风速能量Ev对PM10浓度的作用,揭示了污染物浓度与江陆风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