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田鹤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他出生于1911年,经历过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以及后来的革命都争岁月,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正因为如此,他的音乐创作从艺术的角度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同时也蕴含着他的人生体验,富有深刻的内涵。陈田鹤是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的音乐家之一,他与贺绿汀、刘雪庵、江定仙并称为黄自的“四大弟子”。陈田鹤的音乐继承了老师黄自的细腻、优雅、含蓄的美,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性。他注重诗词,对诗词的要求非常高,并且注重歌曲的意境和形式美,钢琴织体清新雅致,和声处理别具匠心,其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隽永的艺术性。陈田鹤一生创作有钢琴作品(5首,《序曲》与《血.债》较为著名)、民歌改编曲(8首,《在那遥远的地方》)、器乐曲(9首)、声乐套曲(4首)等,但最重要的莫过于他在歌曲创作上的成就。迄今为止能找到的谱子共有一白零三首,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抒情歌曲(34首)、儿童歌曲(32首)、社会性政治性歌曲(41首,以抗战歌曲为多)。老师在教学中往往侧重于西洋歌剧选段和艺术歌曲,二十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歌曲涉及的甚少,我们所熟悉的也仅是少数十来首,比如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老天爷》,黄自的《玫瑰三愿》、《思乡》、《花非花》,青主的《我住长江头》,刘雪庵的《红豆词》,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冼星海的《黄河颂》、《黄水谣》,贺绿汀的《嘉陵江上》等等。而陈田鹤的作品,到了上世纪80年代之后才稍有涉猎。他的歌曲创作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古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我国文化曲库中弥足珍贵的精品,引起了音乐学者的重视。陈田鹤的歌曲作品除儿童歌曲和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爱国歌曲之外,最值得研究的是为古诗词和白话新诗谱曲的艺术歌曲,如取自唐代诗人张继的七绝《枫桥夜泊》,取自宋代词人黄庭坚《清平乐》的《春归何处》,取自宋代词人秦观词作的《江城子》,为现代诗人徐志摩诗歌谱曲的《山中》,为廖辅叔的诗歌谱写的《回忆》,为郭沫若诗歌谱写的《牧歌》,为戴望舒诗歌谱写的《秋天的梦》等等,这些作品在词曲结合、旋律和声、钢琴写作等方面形成了陈田鹤特有的艺术风格,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本文着重对陈田鹤的艺术歌曲创作手法进行梳理,并探讨陈田鹤艺术歌曲的演唱要求和演唱处理,这对于我们诠释中国优秀歌曲无疑是一项很有艺术意义的课题。